深蓝导读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又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本身具有的发展机会,会造成人口向城市集聚其会带来优质产业回流到中心城区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在中国地图上,长江如同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蜿蜒6300多公里直奔大海,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作是一条腾飞的巨龙,长三角就处在这条巨龙入海处。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又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蓝智库一直在思考,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城市本身具有的发展机会,会造成人口向城市集聚,尤其会带来优质产业回流到中心城区的趋势。在政策实际操作层面,同时需要降低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就会出现大城市中心城区严格限制土地供应的政策,这样的政策结果,也会促进超大城市“单打独斗”向都市圈方向发展。深蓝智库认为作为中心城市,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要具备引领、辐射、集散的功能,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业的重要性

城市发展自有其规律,需要按照规律去行事,超大城市与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最大的优势是集聚了大量的高端金融、产业、科技的服务业,这些服务业的存在对于整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促进要素集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蓝智库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命运共同体,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正是认识到城市群在现代经济以及全球竞争格局中的重要性,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明显加快了城市群的发展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6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长三角更是迎来了全面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和全国11%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0%。顶级城市的竞争,其实更多是超级城市群实力的竞争。

深蓝智库认为如果你不能培育出一个顶级的城市群、大都市区,一个城市发展再充分,上限也是明显的。“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终于,在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

需要我们以“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的战略思维,同时任何工作都得落到实处,需要坚定迈向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深蓝智库认为改变区域发展“一城独大”式的发展模式,构筑梯度有序、创新要素互通的城市发展互动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应该享受同城待遇

都市圈的市民应该享受同城待遇,包括市民的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商业等一体化配置。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本质上是在经济、金融、教育、民生、创新、创业等领域相互促进、城市群之间互通联系不断增强的过程,相互之间的接受程度与辐射能力互为因果。

行棋观大势,在全球化时代,城市群越来越成为一国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大小和联系量的高低是衡量区域协同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城市网络是由各种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大中小城市所组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三角中上海是唯一的“超大城市”,也是其中的“中心城市”, 外围“次中心城市”南京是唯一的“特大城市”,同时“次中心城市”杭州和宁波这些副省级市的强劲带动作用外,还分布着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绍兴、嘉兴、湖州等综合实力较强的地级市,充当着城市群发展的“中流砥柱”,整个长三角经济带体系性强,具有良好的梯度,雄厚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力地助推着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整体攻坚克难阶段

落子谋全局,长三角一体化上有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有民意产业协同的支撑和推动,如果以前叫做广谱泛在式的自我协同发展阶段,现在已进入关键的体制、机制、模式方面的整体攻坚克难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群享受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红利,它们之间具有地域经济技术的联系,是经济体中最活跃和有创新力的地区,事实上成为经济体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导形态。

尽管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甚至在国际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与全球范围内的大型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其综合实力尚待进一步增强,对照国外知名顶级城市群,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功能分工仍不明确

目前长三角范围内不少城市呈现出“大、全、散”的基本特征,产业同构的现象依然存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初现雏形,但经济总量及发展质量较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存在明显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尚未形成整体合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中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城市群绿色协同发展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同时,网络化的交通格局尚未形成。

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世界五大城市群以先进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而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科技创新总体水平偏低,实体经济能级亟待提升巩固,距离区域统一大市场还有差距。在现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下,区域共荣与地方利益矛盾时有发生,各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带有一定的行政区利益特征,仍无法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将有效的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起到对周边不发达、欠发达地区的带动、示范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最终的趋势是从有限范围的一体化向区域整体一体化发展,这个需要在城市群发展中,一体化、联动发展至关重要。

统一规划,不同城市职能定位,定位不同产业,避免同一区域内城市同质化竞争。而产业园区在产业定位中,更应该遵循城市现有定位,有效的帮助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完成城市职能定位。

未来,顶级城市的竞争,其实更多是超级城市群实力的竞争。所以,如果你不能培育出一个顶级的城市群、大都市圈,一个城市再牛,也有其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