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就和伊朗开始了交流。如今,伊朗的青年学者纳赛尔(Naser Golsanami)重走丝绸之路,他在伊朗完成本科、硕士学业后,选择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并成功入选“国际杰青计划”,开启了在山东科技大学的科研之旅。四年的时间,他早已喜欢上了青岛这座“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学者入选“国际杰青计划”

算上读博,纳赛尔在青岛生活已经超过四年了。博士毕业后,他选择继续留在青岛,并入选“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简称“国际杰青计划”),开启了在山东科技大学的科研之路。

据介绍,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中国“科技伙伴计划”重要内容。国际杰青计划旨在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巩固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搭建青年科技人文交流平台,促进务实国际科技合作。

“这是中国科技部划拨经费,资助研究人员来中国开展合作研究的项目。”纳赛尔认为,伊朗和中国从中国的西汉王朝就有了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需求,更为他们这样的青年学者提供了越多越多的机会。

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传统煤炭行业高校,这里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对于做数字科学、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纳赛尔来说,这是一个继续深入合作研究的机会,经过申请,通过“国际杰青计划”纳赛尔和山东科技大学牵手走到了一起。

纳赛尔表示,山东科技大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他向更多伊朗学子推荐过,建议他们来学习和交流。同时,他的专业方向为矿业岩石力学与工程,而矿产行业合作在伊中经贸往来上占有较大比重,因此也期待在两国经贸和能源合作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四种语言学中文为了解文化

采访中,纳赛尔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回答记者的提问。来中国前,纳赛尔会说土耳其语、波斯语和英语三种语言。“虽然读博士是全英文授课,可以用英语交流。但我刚踏上中国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中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纳赛尔说,学会中文后,他觉得世界好像打开了另一扇门。

“我会了中文,才明白很多老师、很多同学朋友的思维方式,获得的东西远远说不清。而我也很难向没学中文的国外同学解释,他们不学中文,或许永就不会明白这种感觉。”

现在他的看法是,不管留在中国,还是离开,一定要学会中文,因为“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人”。

在山东科技大学做科研交流的闲暇,他会观察周边的有趣的生活。“中国的老人太健康了”,这是他观察之后感觉和伊朗最大的不同,他很认真的和记者说,“东方我去过,西方也去过,但是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看见过老人跟着孩子跑的。”

纳赛尔说的情况是小区里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的场景。中国的老人一边看孩子,一边跟在孩子后边一路小跑,在他看来,这就是中国的老人“太健康了”。在伊朗,自己的孩子一般都是自己带大,很少有老人帮带孩子的情况,而即使是老人帮着看孩子,也很少能跟上小孩子的步伐,所以纳赛尔觉得中国老人很棒。

说起孩子和婚姻,纳赛尔告诉记者,他的妻子在伊朗是医生,现在也在山东进修学习,“因为她比较喜欢学习,这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开展更多的研究合作”。妻子在山东济南,他在山东青岛,他微笑着说,“我们俩算是两地分居,不过每个周或者半个月就可以见一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迫大学生说英语假装听不懂汉语

现在纳赛尔除了在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学院做科研工作之外,还经常给学生们上课、做讲座。他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强迫“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纳赛尔在念博士的时候就经常给本科生上课,到了山东科技大学,他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他发现了中国大学生的一个小问题—— “大家都比较害羞”,不愿意开口交流是大学生的通病。

于是纳赛尔在课堂上,主动和学生们沟通交流。他说“大学生能从那么多的高中生中考入大学,说明很优秀。每个学生其实都有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那为什么那么谦虚呢?这是不对的,在对待学术问题上,一定要主动积极的沟通”,他每次都会提问,然后和学生们频繁互动,他对中国学生的建议是:“一定要表达出来。”

而对于经常到他办公室交流的同学,他还会“强迫”他们说英语,尽管自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是他经常装糊涂,“学生说汉语,我就说听不懂,要求他们用英文交流,开口说英语。”

愿为中伊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中国的生活是否习惯?纳赛尔认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值得纠结问题。他告诉记者,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一个地方怎么样,归根要看这个地方人怎么样,而他觉得“我遇到的每个中国人,都很善良,没有遇到过不好的人”,所以交流生活都很融洽。

“饭局”是纳赛尔是少有的难以理解的“中国文化”。无论生活衣食住行的各方面,纳赛尔看起来已经深深融入中国——除了“饭局”。做完学术报告或研讨活动后,朋友们一般都会热情的邀请他一起用餐,但中国的用餐从座次、吃菜、敬酒、倒茶等环节都很讲究,也有很多文化和规矩,往往让他感到有些“茫然”甚至“尴尬”。

他笑着告诉记者,“在我们那里,做完事就是做完了,很少去吃饭。而且吃也很简单。这里讲座结束后,人们请我吃饭,我很奇怪,为什么呢,吃饭有什么意义?当然,后来我知道了,哦,这里有很多规矩和文化。”但他也表示,历史悠久的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注重各种礼仪礼节,从吃的东西到餐桌上面的行为都非常的讲究,自己会逐渐去学习和融入,但还是期望饭局能少一些或程序上适当简化一点。

对于未来,纳赛尔的心态非常平和。就像他读博士的时候不觉得苦一样,“一定要有兴趣,要足够努力,才能享受生活。”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人生没有很大事”。他表示“来华工作以后收获很大,研究上,在中国可以学习到很多以前学不到的尖端知识,学术进步飞速;生活上,中国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很多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历史上,中国和波斯贸易、文化交往不绝于缕。 今天纳赛尔希望自己能作为万千友谊缔造者中的一员,这份工作结束后,能够继续留在山东科技大学这片他热爱的青岛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科研工作,也为中伊友谊做出自己一点点贡献。文 /图 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