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三年多后,涉嫌杀害亲生母亲的吴谢宇终于被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7月,北大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残忍杀害生母,半年后才被发现。这一事件当时曾轰动全国。

涉嫌残忍方式杀害亲生母亲,之后逃亡三年多,吴谢宇被抓后,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而教育与伦理的问题,仍然在继续。

“弑母”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伦理和心理危机。

2011年4月,23岁旅日留学生王某回国,在机场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数刀,导致母亲当场昏迷;

2018年12月3日,湖南沅江六年级12岁小学生不满管教持刀弑母。

首先,声明一点,谈老师不是断章取义,也不是以偏概全,毕竟个案不代表全部,弑母案只是个别极端的情况。但这些个案,不得不让我们内心产生深深地担忧和恐惧。

谈老师认为,这已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一种伦理和心理危机。

历史学者孙隆基写过一本书,名叫《美国的弑母文化》,分析了美国19到20世纪之交的社会和文化状况,就讲到了这一时期美国文化中各类“杀母”现象,认为美国的“杀母”文化现已成为今日美国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美国社会人性中的阴暗面与非理性。有着世俗化的意味。

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

当然,我们和美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不能作单纯的比较。

但是,在现代文明、法治社会,弑母始终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是违法犯罪行为。

大到成年人,再到在校大学生,甚至小学六年级学生,居然都做出了杀害亲生母亲的行为,这让人唏嘘不已: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家庭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很多人都在说,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教育的失败和家庭关系的恶化。

谈老师也认同,但谈老师认为更重要和关键的,还是心理问题和伦理道德底线的突破。

如果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健康向上的心理,都对道德、伦理乃至法律保持敬畏,那这类悲剧应该会少很多。最起码,不会让人瞠目结舌、颠覆“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