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文章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析社交产品到底应不应该允许用户对发布的动态进行修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可以了解到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不能像QQ空间动态一样修改错别字,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培养一定的产品思维,产品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结构化思考问题,毕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嘛~

我们在使用市面上的社区产品比如朋友圈、微博时,时常为发布的内容中有错别字懊恼不已,既想把这条内容直接删除,又舍不得已经收获的几十个赞;不删除吧,错别字或者错误的内容又着实碍眼,心里痒痒的很。我们就总是想,要是可以直接编辑修改就好了,然而,对于用户所发布的内容动态,大多数产品是不支持直接修改的。近几年来,随着大众对于互联网接受程度地加深,修改动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就针对社区类产品的“动态”是否应当允许修改,展开一个小小的讨论,也希望一解普通用户的疑惑。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社区类产品对于动态不允许修改,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伦理上的问题。实现修改内容的功能不是难事,只需要多写几行代码就成,但允许修改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才是“大BOSS”所在。

在正式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一看当前市面上主流的社区类产品是怎么设计这个功能的。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主流的社区类产品大多不支持再做修改。例如我们最常使用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之后要想修改就只能删除重发,如果你舍不得已经获得的赞,那么不好意思,微信不支持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允许动态修改技术上其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产品经理在去设计功能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这个小功能带来的影响。社区类产品本身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交流,而一旦涉及到沟通,就需要考虑到双方的感受,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举个例子,前不久网上火热的豆瓣评分问题。电影刚上映时,某影评人根据真实感受,为电影打了五星,同时写了一个长长的短评,说出了许多用户的心声,其他用户纷纷为这评分点赞,很快在网友的助力下,这个五星正面的评分被顶到了豆瓣热门,排在最前。但是接下来,这部电影的竞争对手找上了这位影评人,承诺支付五万元,把评分改成一星差评。此时,由于之前的点赞依然在,这个由五星好评变成的一星差评,依然排在所有评分的最前面。后来的观众打算看这部电影时,就会首先看到这个差评,可能就会放弃观影。

这个例子比较直观,这样一说,大家就会明白了,允许动态修改,可能会带来伦理的问题,动态作者可能出尔反尔,或者将之前的错误默默改正。普通用户改一个错别字还好,但如果这条动态可以作为法律存证呢?可以达成商业合作呢?信息本身存在欺诈呢?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问题就大了。

因此作为产品经理,在设计这个功能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产品到底要不要允许用户对发布的动态进行修改。市面上主流的社区产品,虽然大多数不允许用户修改,但也有不少支持修改,支持修改的产品还分为显示“已修改”标签和不显示修改标签等多种形式。我们就要分析,什么样的产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放开修改权限,什么样的产品暂时还不能开放修改编辑。这个问题需要结合自身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我认为离不开两种类型,即“广场”和“客厅”。

顾名思义,“广场”就是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不认识,你在这儿喊一嗓子,众人有兴趣了过来看一眼,没兴趣了也不搭理你,没什么人在意你到底真的说了点啥;“客厅”式的社区就好比在自家客厅里宴请朋友,来得都是熟人,你作为主人说句话,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你做出的承诺和保证,大家伙也都记在心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差别,你在两种场合说的话也自然不同。微博就是“广场”式的社区,用户发布的内容,只要来过的,都可以看到,所以用户在微博会分享一些新鲜事儿,一般不会有人在微博直接达成大的商业合作的,就算用户后期修改了微博内容,顶多也就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事儿,无关紧要。同时,也因为用户在“广场”上更注意形象,头发不能乱、嘴角不能有饭米粒儿,所以修改微博里碍眼的错别字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

“客厅”就不一样了,来得都是熟人,或者合作伙伴。就像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得到,属于一种强联系。在朋友圈寻找一个合作,承诺有什么什么好处,很快就会有合作伙伴或者朋友公司找上来达成合作。要是等人家办完事儿,你把那条动态允诺的好处一改,这到哪儿说理去?虽然可以通过法律或者其他途径去解决,但毕竟伤了和气。所以具有强社交联系或者涉及商务合作的产品,大多都不允许用户修改动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用户修改动态内容,要考虑产品圈层、社交范围、需求强弱等多方面因素。听我讲了这么些例子,大伙儿明白产品经理的苦衷了吗?

(防抄袭保护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