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谦主演的《老师好》上映后引起热烈讨论,在80后、90后中间掀起一波回忆杀。80后、90后现如今大多已走上工作岗位,在这群青年人心中学生时代的“老师”占据了绝对权威,他们对“老师”的敬仰,对于“严师出高徒”这一观念的反思,在生活的历练中已得到了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好》的背景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于谦将那个时代里传统教师的形象演绎地淋漓尽致:对学生要求严格、一切向“成绩”看齐、甚至气急了的时候会打骂学生。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是因为他在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是唯一一个与你没有亲缘关系但无条件对你好的人。”

“原来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暂不说影片中苗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但效果是有的,“坏孩子”改变了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80后、90后们有些也走上了教师岗位,面对思维逻辑鬼灵精怪的学生,有时真的束手无策。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家长方面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如今的教师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束缚。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耐挫性差、抗压能力不强,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重要问题。网络上那些因老师批评选择跳楼的这种新闻也不少见,前段时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问题”也曾闹得沸沸扬扬。显然这些事情的第一矛头指向的就是学校和老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放下了手中的棍棒,又夺走了老师的戒尺”,诸多老师会选择明哲保身,“家长不管,老师不敢管”的现象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屡见不鲜。青年教师们感叹着曾经自己老师的好,也感叹着如今学生的难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等教育的环境中,网络上又频频爆出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摧残。从“北电侯亮平”事件引发舆论大潮,先后爆出多少高校背后的暗影。前两天“上海交大博导骂学生”事件还未捋清始末,今天下午“华北电力大学戴松元”事件爆发,网曝聊天记录截图更是不堪入目。一年前的“武汉理工大学坠亡研究生”直到今日才得到导师王攀的致歉回应。是当下诱惑太多导致人偏离了底线还是压力太大使人心搞错了方向?没有谁有资格断送他人人生的花季,高校教师作为高知分子,立德树人不是职业的准则吗?有文化、有道德才配做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周前召开了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会议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部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固然是重中之重,谁来培养也很重要,加强师德建设,将学生交给有学识、有道德、有资格的人。优秀有为的教师还是多数,至少在我的求学生涯中遇到的都是尽职尽责、与学生亦师亦友、以教育作为终生事业而奋斗的老师们。只是希望悲凉的事情越来越少,没有道德觉悟的人莫要踏入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人群作为网络舆论的主力军,能够更便捷地发布消息,产生话题。我们愿意看到那些藏在阴影下的事,我们也愿意越来越少地看到这样的事。暴露出的问题需要整改,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神圣的事情,莫让污秽玷污了这片净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好》的导演张栾在采访中说:“拍摄《老师好》的初衷,就是见到了如今很多失败的师生关系情境,所以想谈谈记忆中的老师形象。”记忆中的老师严格也罢、苛刻也罢,那是出于一份爱的“不恰当”表达,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我们只会记得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