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村上春树

3月19日,恰逢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最后一集播出,总导演秦博却收到了闫宏微去世的消息。

他遗憾地说,闫老师再也不会给我点赞了。

闫宏微是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第5集的主角,她和家人坎坷的抗癌经历,曾引起无数观众的痛心和共鸣。

01

不愧是我的癌细胞,牛!

作为大学教师的闫宏微,在摄像机前总是展现出她理性和坚强乐观的一面。

她嘲笑病友劝她“坚持治疗就会好”是在“念口号”;

却在谈起女儿时,仿佛被戳中了软肋,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闫宏微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这是乳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

“三阴”说明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其他手段对她都无效,只有化疗一条路可走。

一年中的52个星期,闫宏微有32个星期都在化疗。

可即便是打了那么多化疗药,血管都快打没了,细得都找不到了。

却一点都不见效。

第5次化疗复查的结果仍然是坏消息,肿块又增大增多了。

紫杉醇、多西他塞、卡铂、顺铂......这些药物,让癌症患者在依赖它们的同时,却又无比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们让人呕吐、掉头发、肤色发黑、指甲腐烂,让人体内的正常细胞溃不成军。

目的就是杀死潜伏其中的癌细胞。

但更绝望的是,这些化疗药物,对闫宏微的癌细胞完全无效。

“它们也是神了,真是。

不愧是我的癌细胞,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两个人走着走着,

她就忽然掉进水里了。

一周一次化疗,42天一次复查,这就是一名癌症患者化疗的日常。

而仅在一年之前,闫宏微还过着大学老师的普通生活。

2004年,闫宏微从山西考到南京的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

随后她在上海谋到了高校的教师职位,之后和丈夫吴载斌一起按揭买房。

生活就像在排队,人被推着、挤着,只能向前。

两个人在上海奋斗,结婚、买房、生小孩。

他们3岁的小女儿,懂事、可爱,又敏锐,会在闫宏微的妈妈悄悄抹眼泪时,上去关切地问:“你刚刚怎么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生活就如闫宏微的丈夫所说,两个人走着走着,忽然有一天,闫宏微就“掉进水里了”。

被确诊癌症之后,活着就是生活的一切。

闫宏微化疗20次,肿瘤却没有减少1毫米。

癌细胞在不受控制地疯长,转移到了肺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你把我弄死,你不也就完了吗?

2018年的大雪过后,闫宏微决定赴美就医。

她和丈夫靠借,筹措了2.4万美元,用于去美国最好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就诊。

他们心里都知道,美国的癌症治疗费用,远远高于国内,2.4万美元一定会花个精光,结果却不一定会跟上海有太大的差异。

但看着家里3岁的女儿,闫宏微决定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要给女儿一个交代。

明明还有机会,我怎么能不尽全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跟癌细胞也是对话的,

我说你要是聪明,

你就别长太快,

别把我弄死,

你把我弄死,你不也就完了吗?”

尽管提前准备周全了,但安德森医院的贵,还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闫宏微不仅一个药丸都没吃到,仅有的验血、验尿和穿刺检查,就已经花去了他们十几万人民币。

但这次穿刺检查的结果,却给绝境之中的闫宏微打开了一扇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与国内相反,闫宏微肺部的转移病灶并非阴性。

她或许不需要化疗,而是可以采用吃靶向药的方式治疗。

04

药比黄金贵多了。

回国后的闫宏微,带着安德森出具的结果再次回到了上海的医院复查。

这时,命运再次戏弄了她。

上海医院坚持原来的检查结论,认为安德森做出的结果只是个孤证,是肿瘤的异质性导致的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结论将刚刚燃起信心的闫宏微打了个措手不及。

还没来及高兴一会儿,忽然就有两条路放在了面前:

是相信国内的结果,继续化疗?

还是相信美国的结果,吃靶向药?

采用哪种治疗方案,完全取决于闫宏微自己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使人在命运面前感到空前的孤立无援,也是癌症击败人类心灵的策略之一。

闫宏微选择了她更想相信的那个结果,即使用靶向药物消除病灶。

采用美国医生的方案后,她辗转去到了香港购买还没在内地上市的一种药物——帕博西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药一瓶21粒,价格3万元人民币,平均1400多块一粒。

3瓶药几乎花去了闫宏微一年的收入。

看着香港街头的金铺,闫宏微说:

“黄金算什么,药比黄金贵多了,随便一个靶向药,都比黄金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最难治的病,是穷病。

在疾病的面前,

金钱有时候代表着更多的机会。

对闫宏微来说也是如此,

金钱或许买不到完完全全的健康,

却买到了一个信心。

闫宏微对着镜头笑着说,也许等你们要拍完的时候,这个药神奇地出现了效果,我的肿瘤减小了或者不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啊。

05

我该如何存在?

但这种比黄金还要贵的药,却没有对闫宏微起效。

吃了两个月的药,病灶仍在进展。

靶向治疗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肿瘤的发展依然迅猛,她的双肺已有多个转移病灶。

所有的乐观,在检查结果面前都被击得粉碎。

命运又给闫宏微判了个死刑。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所有的尝试都是徒劳的。

正如她在镜头前默默唱着的歌: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沦为何物?

难道找个理由随波逐流,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太满,可现实太瘦。

不是所有生活都像喜剧,

曲折过后还有个大团圆的结局,

以补偿所有流过的眼泪。

2019年3月18日,闫宏微离开了。

20日凌晨两点,闫宏微的丈夫在微博写下:

亲手把最心爱的人挂到墙上

所有的美好定格成冰冷的照片

从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的悲伤

根本无法抑制

我告诉自己

微微去了另一个平行世界

那里没有疾病

如同曾经的我们

一定会很幸福

面对病痛,注定是一个人去冲锋,

坚强、理性是弹药,爱情、亲情是盔甲。

也许在这种境遇下,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

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什么是最珍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