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华,拒绝平庸! 这里的文章,每篇都值得一读!

包公包大人的官到底当得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了这么多合肥名人,包老爷是最不能不说的。合肥因出了这位清官而声名大振。

包公其实很有意思,很多东西后人没有发掘。比如,他不太会写文章,更不会写词。

在两宋大臣盛行写词唱和,大臣几乎全是大文人大词人,如晏殊、范仲淹,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宋祁,司马光、周邦彦等等,这实在是不多见的。后世流传下来,包拯只有一首诗。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首诗的确平平,算得上是直抒胸臆,记录心曲罢了。同时代的欧阳修曾对包拯有过评语“学问不深”。原文(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

包拯做官的真实经历,与三侠五义里带着御猫展昭办案,与民间流传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包大人做御史铁面无私,相去甚远。

包大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资深财税官员(钱粮转运使),而且由此深得皇上信任,进入到了中央部委。包大人终其一生,官并不大。生前最大的实缺官职是三司使(国税总局局长或者是财政部代理部长),枢密副使(总参谋部副总参),死后才被追赠为正部级——礼部尚书。

仕途之初:不走寻常路

包大人的从政经历也是非常奇特的。作为一名普通的进士(按欧阳修的话,学问少),应该也就普通知县——州府——中央部委办这个路径。可是,包拯偏偏与众不同。

他中进士后,朝廷要外派他去江西永修当官,他嫌远不去,要在家里伺候父母,朝廷迁就他,就近改任了和州监税(和县国税局局长),离合肥也就是一百多公里。父母又不想让他走,于是包拯就辞了这个官,在家陪父母亲。父母亲去世以后,包拯索性扎了一个草棚在父母坟前守孝,三年服满,还是不忍离去,最后才听从劝说,赴京候任,获任天长知县。

包大人这段任职县处级之前的履历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名气已经积累,还没开始走向仕途,包大人已经是朝野名流了。

看来,在宋代,如何成为大V,除了会写词之外,唯二的条件就是孝道。

中国古代士子没有正式从政之前,已经声名大振的,不算少见,李白,杜甫、骆宾王,唐寅,王阳明、海瑞、左宗棠、郑板桥等等,但是仕途成功者,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包拯为其中翘楚。

做了四年的县委书记(正处级),包大人升官升成了地厅级(这个级别几乎伴随他大半生),他去了端州(肇庆)任知府(书记兼市长),任期三年,与历任知府多制多占的风格完全不同,包拯只制作满足上贡需要的砚台,多一方都不做。在这任上的风评甚佳,包大人从此开始进入最高领导视野,他的事迹也广为流传了,包括不受一方端砚,投砚于江的故事也即由此演绎。

包大人在端州三年做官做得好,跑步进了京城当了御史,进了中纪委监察系统。

包大人,是个好国税局长

但是,包拯后来的真实履历并不为人所熟知。不是他一进入中纪委,就开始上演“铡陈世美”、审郭槐这样的民间故事。真实的履历,包拯谏官只做了两年后,就改行开始做转运使,就是督管漕运的专使,主管地方向京城运送钱粮的,这个职位品级不高权力很大,也是最得上峰信任的(很像后世曹雪芹他爹曹霑,江宁织造)。

包拯一共做过四任转运使,京东路,陕西,河北路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都是钱袋子的干活,给京城皇上提供钱粮的心腹。包拯任谏官做了两年便转行到了转运使,除了性格太呛人之外,另一个因素是他可能确实对财税有天赋。转运使,按照现代来参照,国税局局长最为接近,把地方上的财富收归中央。

转运使和地方官做了十二年之后,包拯才又回到中央,先权知开封府(相当于代理北京市委书记),然后再回到中纪委,这就开始民间所熟知的“包龙图”辉煌经历了,很著名的典故就是,包龙图弹劾张贵妃的老爸张尧佐。

包大人做谏官期间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渲染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绎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包大人晚年担任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部长,级别略低),在枢密院副使任上逝世(副部级),龙图阁大学士是善意的误传,实际上是龙图阁直学士。

民间故事,与包大人真实的从政经历,差距蛮大的。包大人虽然做过谏官,虽然也打坐过开封府,但是,他为皇帝最为欣赏的却并不是,谏官以及做地方官的能力,他最为出色的恰恰是在地方征收钱粮并向中央及时转运。

虎口探险:主动提立嗣

包大人最有意思的一条,不为人所知。他老来得子,是罕见的近60岁高龄得子,而且自己毫不知情(此前的大儿子包繶先于包拯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仁宗剧照

宋史记载,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包拯59岁了,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包拯上奏说:“太子的位置空缺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为此感到担忧,陛下这么长久地不作出决定,是为什么呢?”仁宗问他说:“你认为立谁为好呢?”包拯回答道:“臣下无能,还没有考虑,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陛下问臣想立谁,这是怀疑臣。臣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的啊!”史书上的仁宗听了大为高兴,说:“这件事还要慢慢商议。”真实的仁宗是不是很高兴,还很难说。

仁宗这个坑,事实上,挖得很深很深。隔着961年,李三都看到了,那会儿仁宗问包拯“你看立谁好”时内心的冷酷,笑脸后面藏着的刀锋。宋代皇帝基本都是好皇帝,不会杀谏官,不会你上个万言书就把你杀了,但这问题应答不当,老包可能就会被贬黜。

按照中华古代政治精髓,历来接班人问题,如同第二十二条军规,干好了不行,干不好也不行,接班人最好是大部分情况下隐身,需要考核你的时候露个脸就行了。

皇上问立谁为接班人更是最难回答。要么是皇帝不怀好意,要么就是十分地棘手。如果是个直肠子想推荐谁就说谁,皇上可能怀疑你是奸党,如八爷党九爷党之类,皇上最怕拉圈子结党营私,结果是害了候选人也害了自己。

若是皇帝没按你的建议立嗣,新皇帝继位可能又招杀身之祸。若是皇上没说,你自己提立嗣,那就更是要命要得不要不要的,岳武穆就是明证。要是把接班人写进党章,那就是双料的完蛋,在此不赘述。

清代皇帝因为不按汉家传统搞嫡长子继位制,接班人问题闹了很多不愉快,被二月河讴歌过伟大的雍正皇帝,亲自撰写了《大义觉迷录》以图扭转谣言,还是没鸟用。自雍正之后只能把接班人名字(建储匣)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虽然一点不正大光明,但事先立储,但又不说破,省得你丫搞搞振。

老包敢于犯忌主动提立嗣,胆子不小。幸好,老包不傻,用自己无儿作掩护。

但是,皇帝是否因此欣赏他,就很难说了。终其一生,只任到了副部级,当了枢密副使没几天,皇帝还想给他改任礼部侍郎(外交部副部长),包拯没同意赴任而已。

六十高龄得子

从这段上奏看,包拯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又有了儿子(他大儿子是1053年去世的)。什么时候知道有了小儿子?且看——

包公的次子包绶,幼名包綖,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孙氏,但未出世,生母孙氏便被包公打发回娘家,多亏大嫂崔氏(包繶妻子)知悉孙氏怀有身孕,便背着包公夫妇,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将男孩抱养在自己房里,名为长嫂,实为养母,翌年,在包公六十岁大寿之际崔氏将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送到包公面前,包公夫妇大喜,遂将此子取名包綖。

古人过寿为虚岁,那么也就是说,包公59岁向仁宗上奏,上奏之后才知道了这个喜讯,确实是喜从天降。在古人四十岁就称老夫,包公58岁还能生子确实罕见,确实厉害!包公1062年去世,享年64岁。

儿子包绶寿命不长,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享年四十七岁。

这里面有个BUG,既为侍妾,为毛要被赶回家?而且是在包大人六十岁的时候被赶?虽然,包大人是老乡,又是著名清官圣贤。但是圣贤教导我们,不能为尊者讳。李三分析,一个因素,包大人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再养侍妾;另一个因素,包大人清廉,经济上不足以再供养侍妾。

包大人的丰功伟绩很多,据说劝谏皇帝时把唾沫星子都喷到皇帝脸上,但是官当得不大,追赠也只是正部级,除了自身能力不足(性格执拗、不会写词,学问不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包拯所在的时代,名流大V如云,晏殊、范仲淹、狄青、宋祁、欧阳修、王安石、三苏,司马光,这些中国历史中最耀眼的明星,几乎与包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包拯有幸也不幸,和这些世界级的大腕处在同一个时代,星光黯淡了不少,在当时,包拯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好官,除了脾气有点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修

不幸的是,这些顶级大V 中的战斗机、朝中同僚欧阳修对包拯是灰常灰常的讨厌,不仅是留下了恶评,而且在上面安排包大人接替三司使的时候,阴阳怪气,说老包弹劾前两任三司使,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得到这个位子。搞得老包躲在家里不敢去赴任,幸好仁宗英明,坚决要老包上任。

欧阳修与老包年龄相仿,任职履历也接近,做开封太守,欧阳修是接了老包的班,两人任枢密副使也是只隔了一年。只不过欧阳修当时早已是文坛领袖,有翰林学士的身份,又当过主考官,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士子都出自他门下,曾巩、苏轼兄弟。以政坛、文坛、社会上的影响力,老包当时和欧阳修相比,那是望尘莫及。欧阳修做官当到了从一品的太子少师,谥号是文忠,追赠太子太师,后世追赠的官爵达到了公爵级。

虽然在后世,凭借文人和评书艺人的加工,包公绝对超越了欧阳修的当量。可在当时,包公不会写词不会写文章是事实,天性耿直不够成熟,不仅是欧阳修一个人这么说,同时代的人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包公很轴,很有点二愣和愤青。我以前一个老师,也是这样,瘦骨嶙峋,黑且正义凛然,冬天就围一条围巾以鲁迅自居。全社科院都知道他是最正直的,但是,他老人家没朋友。

包公很少笑,性情严峻刚正,平时谈话像是别人欠了他三百两银子一样。日常也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所以官只当到了副部级,包拯的确不冤,仁宗皇帝没用错人,这就是政治。

某一方面有才能,正义凛然、道德感极强,民间口碑极好,都不足以担当实权在握的正部长或者宰相,做到这个位置的官,要能容人知变通,才华横溢雅量高致,能统帅群僚,自然是文坛或士子领袖最佳。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海瑞就是后世另一个典范,道德楷模和人品都没得说,嘉靖给了他高级官衔,就是没给他实权。

包河鱼水情深

包大人逝世900多年后,李三在他出没的地方经常玩耍。

合肥有个包公祠,在包河河畔。(包河也就是原来护城河南门这一段,已经变成了湖,被市内几条马路截断了)。小时候常常去玩,包河有一个沙洲,名“香花墩”,现在叫浮庄,传说是包拯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墩上的建筑群即是“包公祠”。明代弘治年间,知府宋鉴在墩上建包公书院,让包公后裔在此处读书。到嘉靖时,书院得以重修,改名“包孝肃公祠”。

包公祠的迎面正厅是包公享堂,有包拯塑像。塑像旁是一副对联:“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祠东有一口水井,井沿是黑褐色的青石,石壁内侧,是一道道被井绳勒得极深的沟纹。

包拯墓也有讲究。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与包公祠紧紧相连。

宋嘉祐八年(1063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拯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拯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拯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1973年,合肥市文物部门对包拯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拯墓葬中出土了包拯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198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海外华人华侨参观包公墓园者甚众,香火鼎盛。

包河有几个典故也和包公相关,比如常说的“藕断丝连”,唯独包河的藕,藕断丝不连,据说这是藕受到包公铁面无私的感化。我对包河藕印象不深了,对包河里的鱼印象倒是很深。

大三那年暑假我回合肥,天很闷热,那天听我说包河公园的鱼都密密麻麻浮出水面了,父亲很高兴,非要带我一起叉鱼。没用一个小时,老爹麻利地用铁丝自制出了鱼叉。

他把最粗一号的铁丝用老虎钳剪断,打磨成三支有倒刺的锋利矛头,合一起绑在一节短竹竿上,现在想来,正是“鱼王”的三股鱼叉。再带上一节长竹竿,父子两人骑着两辆自行车向包河进发了。

不知我爹怎么回事,也没人教过他做鱼叉,他就是能自制出来。

不到二十分钟,我和老爹骑到包河岸边。包河的水弥漫着鱼腥味,闷热,岸边树林里是土腥气、虫子的味道和腐烂树叶的味道,晚上七点多,我们把鱼叉和竹竿藏在树林里,等着巡护公园的人下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走了,我爹蹿到树林,把短竹竿接上长竹竿,一支完美的大杀器——三股鱼叉森然登场。

趁着月光,瞅着紧靠岸边不停冒泡的几十张鱼嘴,狠狠地一叉下去,噗嗤,一股入肉的感觉,被叉中的鱼疯狂地扭动,右手从长竿移到了短竿,用力一挑,鱼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到了岸上的草地上,还在那里啪啪啪地跳动。我随手在地上找了一根硬硬的断枝,对着那条鱼头,用力一敲,沾满了泥土的鱼,张大了嘴巴,便不动了。

那晚真是闷热极了!尽管被叉中了一条同伙,但是鱼群仍然聚在岸边拼命地张着嘴呼吸,举叉,入叉,挑上岸,再敲昏。如此重复多次,一晚上叉上五条肥肥的鲫鱼,每条都有半斤多。这还是因为鱼叉被叉弯了的缘故,毕竟不是纯钢打造,有这份成绩已经不错了。

我们叉鱼的同时还见到了别人钩鱼。对岸一位大侠把手里的钩子向我们这边甩来,嗖的一一声呼啸,听声音知道这鱼钩不轻。鱼钩带着线划出完美的弧线,钩子落水后再用双手飞速扯回,收线途中一钩一个准,看着鱼泼喇喇地被他钩出水。这已经类似武功了,动作与飞爪非常接近,原来在很多鱼塘里看到标志“不准钩鱼”,是这个意思,那晚上真是长见识!

我的另一个安徽老乡朱光潜曾经说过,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被我牢牢记在心里。以在包河里叉鱼来纪念包公,也算是出世兼入世吧。

包公的墓园重修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安葬包公骨殖需要金丝楠木的棺材,合肥同志到漳州寻访不得,当地一个村民姓包,他说是包大人的后代,听说是给包大人寻板材,马上上山找来了十几根金丝楠木,解决了安葬包大人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便说一句,正史中的包公不仅不黑,而且白。(据故宫南熏殿所存画像)

参考资料

《宋史.包拯传》,《宋史.欧阳修传》。

苹果手机用户请扫描下图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