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言以蔽之:成本问题。

凡是听公知忽悠“西方没有举国体制,都是商业逻辑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基本都被忽悠瘸了——冷战时期的美苏太空竞赛就是彻头彻尾的举国体制的比拼,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为了赶进度当第一,两国都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帝有磕磕绊绊的“水星”和“双子星”计划、苏联在“东方”与“上升”计划中也是错漏百出;美帝的“阿波罗”计划开局之战就搞死三个宇航员(怀特、查菲与加斯格里森),苏联的“联盟-礼炮”计划开局之战同样搞死三个宇航员(多伯罗沃尔斯基、沃尔科夫和帕查耶夫)。

▲成功登月的阿波罗11号的三名宇航员

你说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制度的优越性。为了证明美利坚合众国阵营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阵营是人类的希望,世界的顶峰。相比较而言,当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倒真的是费拉不堪,“阿波罗”计划更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以当时人类的技术水平与开发能力,月面突击任务根本就没有经济上的意义,科研上的意义也很有限,反而要耗费天价的公帑。

因此“阿波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彻底的以展示美国国力为目的的烧钱工程,虽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航天产业链乃至外围产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它的成本过高,单次月面突击任务耗费的资金甚至超过一艘最新型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为了该计划研制的飞船与火箭有大量的设备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甚至根本无法量产。

因此它在4次非登月任务与6次登月任务(另有两次失败,1号和13号)之后基本结束,剩余物资被用于“Skylab”与“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而后美帝的研究方向转向天地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研究,阿波罗计划就宣告结束了。

冷战结束之后,航天产业已经从冷战时期的理性狂热逐步转向商业发展与实际应用,相比较还没有充分挖潜的近地轨道空间与同步轨道,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相对于人类的吸引力显然大大下降了:没有哪个国家会脑子瓦特到花一艘核动力航母的钱送2个人到另一个世界去打高尔夫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随着近年来航天发射成本的逐步下降,乃至可复用火箭的逐渐出现,以及科技水平与资源开发水平的不断进步,月球乃至小行星的吸引力又再度提高了。目前美国正在研发全新的SLS火箭,我们的长征-9火箭也已经列入研发日程,重返月球在未来15年左右是大概率要实现的,咱们拭目以待吧!

(阴谋论说人类登月是造假,你信吗?反正听听就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