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育桃李 立德树人吐芬芳
——曲靖师范学院40年改革发展纪实
1978年成立的曲靖师范专科学校。
2018年9月28日,党委书记李永勤代表学校与曲靖经开区签订校政合作协议。
2018年5月15日,校长浦虹与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右二)、研究员朱敏(左一)为该校研究中心揭牌
改革开放40年来,这里弦歌不辍,实现了从单一专科到综合本科,从省内招生到全国招生,从千人大学到万人大学,从简陋办学到初具规模,从一般院校到云南地州优秀本科院校的质的飞跃……学校发展成为滇东北地区教育发展的龙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改革开放40年来,这里薪火相传,成就了莘莘学子的梦想,他们或到基层一线,扎根珠源大地默默奉献;或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在各条战线续写华章;或攀登学术高峰,潜心治学硕果累累;或践行党的宗旨,不忘初心许党报国……学校赢得“千里珠江,源头起航;园丁摇篮,桃李芬芳”的赞誉。
改革开放40年来,这里不断超越,实现了博士学位教师及硕士生导师零的突破、国家基金项目和研究院所零的突破、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零的突破……学校熔铸形成了“百年树人铸精魂,苦乐交融育英才”的不朽精神。
这,就是曲靖师范学院!“立德树人”四字镌刻在校门口迎宾广场中央一块巨石上,昭示着学校的使命和追求。她如此古老,历经百年沧桑巨变,栉风沐雨数十载,不忘初心育桃李;她如此年轻,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立德树人吐芬芳,本科办学书华章。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让我们追寻曲师成长的脚步,去寻找她“百年树人”的秘密。
百年弦歌铸精魂
百年师范,弦歌不辍。2000年3月,承载着曲靖58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和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曲靖师范学院,踏着春天的脚步呱呱坠地。
千里珠江,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珠江水,底蕴深厚的爨文化,哺育了传承百年的曲靖师范学院。追根溯源,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光绪33年(1907年)曲靖开办的“师范传习所”,其前身是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更名为云南省曲靖师范学校。
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省立三师是曲靖早期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作据点和活动中心。1928年由省立三师教师陈香圃任书记的中共地下党在学校成立,这是曲靖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开国少将徐文烈、红38军军长吴永康、抗日名将王甲本、抗日战歌《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中共曲靖地委副书记兼专员樊子城、两度荣任沾益县县长的乡村教育家温培群等大批杰出人士,曾就读省立三师。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同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曲靖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曲靖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8月更名为“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以“培养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教师”为办学宗旨。创建曲靖师专后,为解决曲靖地区小学教师的规范培养问题,1980年12月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择址新建了“曲靖地区师范学校”,学校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教师”为己任。
在曲靖师专、曲靖师范相继建校并发展壮大的同时,1984年4月1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曲靖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基础上创建了曲靖教育学院。1993年2月在曲靖教育学院成立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曲靖分校,1997年开办电视师专本科专业,1999年开办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本科专业。
筑梦中国,人才为先;学校教育,育人为本。自1978年至2000年的20余年,曲靖师范教育蓬勃发展,呈现出“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三校交相辉映的局面,荣获“全国先进师专”“全国先进师范”及“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先进分部”等光荣称号,呈现出人才辈出、桃李芬芳的生动局面。
学校根植爨乡大地,为滇东北乃至整个云南培养了13万多名合格教师及其他应用型人才,职后培训教师超过10余万人次。曲靖市75%的专任教师、82%的教学骨干、74%的中小学校长,9个县(市、区)的多任教育局长均毕业于曲师。高考成绩连续名列全省第一的曲靖一中,12名特级教师10人毕业于曲师。
在这个群体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特级教师陈彪、任玲,全国优秀教师黎胜强、高有才、孙文忠、何石苍等,全国劳模朱勋汝校长,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原校长骆小所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大数学研究所所长郭晋云教授等。
此外,还有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张登亮,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孟端平,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陈家顺,全国三八红旗手胡艳,云南教育风云人物郭跨存,云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柏老六,国家一级武术教练、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冠军薛琼等。
“百年树人铸精魂,苦乐交融育英才”, 这是曲师精神的生动写照。曲师人在继承中奋发,在发展中创新,百年树人,百折不挠,铸就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不朽精魂,书写了新的华章!
不待扬鞭自奋蹄
战鼓声声催人急,不待扬鞭自奋蹄。曲靖师范学院的成立,揭开了曲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初建的曲靖师范学院,起点低、规模小、基础薄、实力弱,三个校区分散而简陋狭小,占地仅267亩,校园环境、办学条件与一所本科高校的要求极不相称。在困难面前,全校师生没有被压倒。首任党委书记杜玉银、院长刘建率领党政班子成员,抢抓机遇,及时制定了“十五”建设计划及2015发展规划,确立了 “立足曲靖,面向滇东,服务全省,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在“十五”期间实现“建成新校区和创建本科教学合格学校”两大奋斗目标。
经过短短四年的艰苦努力,建成新校区任务如期实现,制约学校发展的软硬件“瓶颈”得以突破。新校区一期工程于2003年1月1日开工建设,仅仅用了21个月时间,就于2004年11月初全面竣工,学校实现整体搬迁和集中办学。与此同时,实现了本科办学的“开门红”,首届本科毕业生以93.5%的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2005年,伴随着新校区落成的礼炮声,学校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同年4月,施洪甲接任学校党委书记,同年9月张英杰接任院长,2009年11月周本贞继任院长。以施洪甲为班长的学校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认真总结学校“十五”期间建设发展的宝贵经验,先后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曲师人十年磨一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再次达到了目标。2007年6月,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10月,学校确立了“强本、申硕、创建综合大学”的战略目标,开始向申硕和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学生就业率处于全省高校前列,学校成为云南省优质生源高校,2012年和2015年两度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改革发展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2015年8月,于2013年4月担任院长的李国疆接任党委书记,副院长浦虹接任院长。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总结“十二五”发展经验,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全面实现办学转型,建成综合性强、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显著、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工科贡献突出、教师教育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并为今后建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奠定良好基础”的发展目标。
机遇稍纵即逝,但曲师人善于抢抓机遇。学校以迎接国家教育部2017年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为契机,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着力构建卓越人才、复合人才、拔尖艺体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再次捷报频传。毕业生就业率继续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16年成为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6月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性评估。
跨越发展书华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滚滚的改革浪潮中,曲靖师院经历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在18年的本科办学历程中,曲靖师院实现了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等历史性跨越。
学校抓住高教体制改革和省市共建带来的重大机遇,攻坚克难,实现了办学条件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建成了充满现代大学气息的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由192亩增至1395亩,校舍面积由7万平方米增至38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由40万册增至220余万册(新增电子图书资源量近10万GB),固定资产总值由4930万元增至8.25亿元,建有畅通共享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一所像模像样的大学。
学校抓住高等教育扩招的重大机遇,与时俱进,实现了办学规模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学校设有17个管理部门、17个教学单位、5个教辅机构、38个研究机构(含9个校级独立研究机构),构建了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和大学治理体系;在职教职工由413人增至1063人,专任教师由254人增至765人;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2497人增至15000余人;另有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员1万余人,成了初具规模、名副其实的万人大学。
办学规模扩大了,办学水平却不能降低。学校抓住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大机遇,万众一心“迎评促建”,实现了本科办学水平的历史性跨越。先后成为云南省优质生源高校和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7月汉语言文学、数学和英语三个专业首次在云南省一本批次招生,2018年进入云南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学校行列,“教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成为学位授权培育点。
质量是一所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抓住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苦练内功,实现了办学质量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示范区2个,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0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优秀成果奖92项、各类教育教学奖111项;1544名学生在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艺术展演比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21项、省级奖项1023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2年名列全省高校前列。
发展才是硬道理。学校抓住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实现了办学实力的历史性跨越。本科专业由4个发展为57个,专业涉及教育学等9大学科门类,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形成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高级职称教师增至301人,博士学历教师达163人,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5.6%,拥有云南省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长年聘任校外兼职教授78人和外籍教师13人,20名教师荣获云南省教学科研(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58名教师受聘担任上海师大等高校硕士生导师。
科研实力是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催生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校组建了7个独立研究机构、1个校政联合独立研究机构,全校教师承担国家社科等各类科研项目1545项,发表论文8690 篇,出版专著、教材及艺术作品集等300余部,完成“曲靖市主导产业培育研究”等课题10余项,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封闭办学没有出路。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开放合作的重大机遇,开山劈路,实现了开放办学的历史性跨越。成立了“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曲靖分院”,成为云南省第三批华文教育基地,在泰国创建汉语国际教育培训推广中心1个,与美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大学开展“2+2”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招收长短期留学生1000余人,蹚出了一条国际化办学新路。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本科办学18年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张弥曼、沈保根、李惕碚、吴向平、都有为、杨乐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到校交流学术文化,余秋雨、白岩松、敬一丹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到校分享成功经验,大学文化在学校不断繁荣发展,如水和空气一样弥漫校园,浸润师生心田。
育人是大学的根本。本科办学18年来,学校牢记人才培养使命,为党育才、为国育才,培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近5万人,铸就了“曲师”新的荣光。全国模范教师徐瑞,全国优秀大学生援教教师梁春林,云南省师德标兵方强, 2013年登上央视的“最美乡村教师”程谨、陈仕华等,成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扬帆远航正当时
历史总是格外眷顾珠江源头这片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新一轮改革浪潮,以清新的味道席卷而来。
每一次机遇对于曲靖师院来说,都是一次挑战。2017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后,“曲师人”再一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创建综合大学,申硕工作是学校的瓶颈制约因素。曲师人以钉钉子的攻坚精神,在抓好本科教育的同时,举全校之力推进申硕工作,提出了“力争2020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授权”的奋斗目标,并成立了申硕工作领导小组和硕士点建设办公室。
改革发展路上,曲师接力赛跑,永不停息。2018年8月李永勤接任校党委书记。他庄严承诺:“将在曲靖师院历届领导呕心沥血、艰辛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切实加强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一道,励精图治,精诚团结,齐心书写曲靖师范学院的‘奋进之笔’。”
“我们就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抓好‘十三五’规划的落实,继续抓好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落实,切实抓好本科教育,全力推进申硕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谱写好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新篇章。”李永勤对未来发展胸有成竹。
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兴校强校的必由之路。校长浦虹说:“学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铸就了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师德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三位一体培养机制,加大服务和满足滇东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力度,展现曲靖尊师重教的传统和文脉,擦亮学校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
“改革开放40年来,曲靖师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从单一专科到综合本科的历史性跨越,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兴学育才的奋斗历程,谱写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壮丽篇章。新时代催人奋进,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续写立德树人的华彩篇章!”李永勤掷地有声地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战鼓铿锵;新征程,号角嘹亮。曲师人正扬起远航的风帆,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大学”,阔步迈向梦想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