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法治大讲堂
公众号ID:fzdjt_998
关注
公园城市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充分肯定了天府新区建设发展的成效,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首次提出“公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新范式,对天府新区未来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在天府新区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能够给广大市民带来哪些实惠和好处,今天的依法治市就将解读“公园城市”。
九天开出一成都,
锦绣天府起宏图!
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设立的第5个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位于成都市区以南,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下辖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
白纸画图,平地立城。四年来,在《城乡规划法》中所规定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基础上,天府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2016年,成都科学城建设初具规模。兴隆湖区域对于建设天府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按照规定合理、职能清晰、权责对应、便于操作原则,新区制定了《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2016年1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17年2月1日起实施,以此促进天府新区大生态环境建设与新城生态格局的有机结合,规范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机理保护的关系,达到可以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目的。
天府新区已制定了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和五年行动计划纲要,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公园城市”首提地的责任担当,对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公园城市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安排:
2022年,基本建成天府新区核心区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2035年,天府新区核心区全面建成公园城市,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案例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范例;
2050年,天府新区全域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园城市典范区,公园城市理论和实践上升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规律和新范本,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本期嘉宾
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国土局
城乡规划处副处长杨尚峰(左)
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一部副部长王丹(右)
规划解读
天府新区自2014年10月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始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最靓丽的名片、最普惠的民生、最独特的优势,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给天府新区描绘了什么样的美好蓝图,又对天府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意味着什么呢?
兴隆湖区域对于建设天府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天府新区制定了《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这一条例开创了成都市地方性法规精细化立法的先例。涉及规划建设的部分,《条例》里的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是什么呢?
《条例》在强化兴隆湖的规划控制和环境保护等工作的同时,将其适用范围扩展为兴隆湖的建设、管理、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协调促进兴隆湖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从制定依据来看,《条例》的制定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还参考了《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和《四川省开发区管理条例》以及《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4月)。
为了将规划建设纳入更高层级的法规保护,《保护条例》中对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作了哪些特别规定?
一是对兴隆湖保护专项的规划编制作了严格限制:“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统一编制,按照有关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进行审议,并将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兴隆湖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其他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和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是对兴隆湖保护专项的规划实施作了严格限制:“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兴隆湖区域建设、管理、利用、保护等相关工作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变更。因公共利益需要,确需对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论证。经论证确需修改的,应当征求拟调整区域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在组织召开规划修改听证会后,提出规划修改方案。超过半数以上的听证代表不同意修改的,应当终止规划修改。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拟作修改的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进行审议,并将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兴隆湖区域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兴隆湖作为天府新区的生态核心和成都的网红地,也是近期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关注度极高。未来会如何优化提升兴隆湖呢?
天府新区将会继续按照《城乡规划法》和《保护条例》的要求,以“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为切入点,提升兴隆湖景观水平,可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水质与岸线方面。加快完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布局,补充完善生物群落构建等手段,提升湖区整体水质,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岸线的设计与管控;
2、景观与建筑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筑立面整治、立体绿化、植物遮挡等手法,提升临湖建筑的品质,并通过提升草坪品质、搭建植物雕塑、布置可变的城市阳台绿化景观、丰富植物层次和增加开花植物等策略,进一步优化沿岸的景观效果,构建层次丰富的群落式生态空间。
3、功能与配套建设方面。依托兴隆湖良好的生态本底,在环境品质提升的同时,以“公园+”理念融入休闲类、文化类、体育类、体验类、科普类、公交与停车设施等多种功能,比如特色书店、小咖啡馆、小剧场、小型科普馆、特色餐饮等设施,营造各类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创新场景,实现公园城市的多元价值。
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内涵
公园城市,就是尽力让“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公园城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始终,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形成共享发展新格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新实践。
2、公园城市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3、公园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区隔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公园,科学布局可进入可参与的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敞空间,推动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休闲体验与审美感知相统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公园城市特征
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公园”+“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公”、“园”、“城”、“市”四个字眼所涵盖的内容的合一,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1.突出以生态文明引领的发展观。以构建全域公园体系为基础形成“绿色+”的新发展框架,实现绿色空间和公共空间更多、城市格局更加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城市功能更加开放、城市形态更加优美、城乡更加融合、产业更加绿色。
2.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突出公园的“公”字,做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突出“服务所有人(包括所有年龄层次)”的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需求;突出人民属性,提升生活品质,增强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突出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深化“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人与自然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这一认识,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统筹优化。
4.突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处于从经济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发展到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城市建设导向到城市治理导向等的价值转向期;突出人、城、境、业相互协调统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共同呈现在空间上形成的大美城市形态。
公园城市
未来长这样!
全面贯彻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目标,开展了能够体现“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社区这一新建设模式的规划研究,并将示范区选在了新区的兴隆湖畔、鹿溪智谷核心区,它是一个新经济产业的集聚区,创新活力的宜居社区,生态价值转化的示范区,具体呈现出以下几大显著特点:
在这里,绿水环绕,青山相望;在这里科创汇聚,对话未来。
公园社区采用蓝绿融城,嵌套布局的方式,将生态用地(农业空间)引入城市,构建林田环绕、河谷贯通、公园渗透、绿道串联的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通过治水、植林、理田、营园,实现推窗见田、开门见绿,300米进园,500米入林田。
公园社区坚持以河为轴、拥水发展的理念,以鹿溪河为发展主轴,形成46公里临公园的用地界面,嵌入公园的用地中超过80%用地承担产业和公共服务功能,集聚休闲游憩、科技创新、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总部办公、品质住区等功能,打造集科技场景、创新场景、生活场景、消费场景、商业场景于一体的生态轴、功能轴、生活轴和活力轴;强化生态空间内部功能融入12%的建设用地总面积,以公园+理念规划布局了包括鹿溪图书馆、露天水上音乐剧场、前沿科技交流中心、人工智能博览厅、田园会议中心等8大类126处各类场所。
公园社区践行小街区规制,打造出行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的开放街区,规划构建总长度153km外联内畅的绿道网络;并结合绿地空间和街区开放空间规划设置独立的社区绿道,社区绿道,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引入生活服务业,承担通学、通勤、运动、休闲等功能,串联融合社区服务、创意交流、商业消费等多元场景。
公园社区加强了对目标创新人群的精准配套,包括高质量的文娱体验(极限运动公园、乡野拓展运动场、主题美术馆、小型音乐厅等),优质教育培训环境(发布展示厅、科技互动体验馆、科创中心等),创新多元的交往空间(特色商业街、文创市集等),智慧共享体验式场景(精准医疗中心、智慧服务中心)和智慧生活服务设施(智能检测眼、机器人医护平台、智慧购物体验店、智能路灯)等。
公园社区着力构建承载未来新经济产业的创新空间体系,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及高校创新平台、创新孵化基地为核心,打造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成果体验及科技博览平台,提供包括特色商业街区、创新交流等主题公园、咖啡馆、书吧等交流空间。
公园社区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生活,包括建设具有雨水收集、分级处理、净化涵养的20个雨水花园、16条雨水净化走廊、13km缓冲带,构建“1个大脑,4套网络,16类设施”的智慧城市设施体系,将智慧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构建“轨道+AI公交+绿道+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实现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对轨道站点周边500m范围进行一体化设计和综合开发,以立体的交通网络串联立体的城市空间;全面引入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能交通工具,坐着AI双层公交去上班、坐着AI公交去社区中心、坐着AI汽车去约会;建设低能耗、高智能、黑科技特征的未来建筑。
【图片来自网络】
扫码加入铁杆粉丝群
无
998法治大讲堂
法治|聊天|福利
空·
法理、情理、明辨是非。尺度、深度、丈量社会。成都新闻广播《998法治大讲堂》,不会堵车的普法路,每天定时定点为您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