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有个日本团队,前后两次深入中国西北部,这一呆便是五年...

他们按古籍复原中国军兵战阵、服饰甲胄、刀枪剑戟...还花了2700万,建了一座敦煌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这部中国题材的日本电影在日本公映,斩获80亿日元票房...

并在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日本电影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照明、最佳录音、最佳剪辑...8个大奖。

这部电影就是:《敦煌》

公元1027年,北宋天圣五年。

这一年,大宋国的官员们,都在为如何对付西夏国吵得不可开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夏国,是塞外突然崛起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成为了大宋的心腹大患。

每一年,大宋边关都要受到西夏军队的骚扰蹂躏。

这年正月的某个凌晨,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一个叫赵行德的落榜举人,带着一匹瘦马,跟在回鹘商队,从大宋边陲小镇灵州出关,踏上前往西夏国都的游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并没有回头多看故国一眼,因为按他的计划,自己不过只是去看看神秘的西夏国,过几年就回来...

没想到,这一走,竟然再也踏不上归途…

说起来,这个赵行德运气太烂了。

还没到甘州,商队就遭遇了西夏兵,被强充了壮丁。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要开始刀头舐血的生活...

然而,因为赵行德能识字写文,被提拔为随行文官,被送到国都学习西夏文,几年后又被派到敦煌翻译经书...

此时的敦煌,就像一颗孤零零悬挂在宇宙中的星球。

宋、西夏、回鹘等势力,都对敦煌虎视眈眈,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敦煌的掌权人,叫曹贤顺。在他的官邸里,藏了一个图书馆:来自大宋、吐蕃、回鹘、西夏、波斯…

各式各样的书,上至宗教经典,下到民俗小曲,什么都有。各国的古籍堆叠至屋顶,塞满了几个四合院…

在这里,赵行德迎来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没有性命之危,没有衣食之忧,每天只要带人翻译抄经,闲暇之余可以骑骆驼,去鸣沙山看人凿窟、看画师一笔笔在石壁上作画…

直到有一天,西夏军突然向敦煌城发起进攻。黑烟笼罩着敦煌城的上空,遮住了仅有的一点夕阳余辉。

赵行德,带着二十匹骆驼,在烈火间抢救着即将成被烧为灰烬的经典…

这部《敦煌》,豆瓣评分8.3。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批向外国人开放腹地的拍摄项目之一,中国政府甚至罕见的动用了驻西北解放军部队数千军人,和800多匹战马配合拍摄。

有人说:日本人拍出了“大漠孤烟直”的境界,拍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气势,拍出了中国几千年的味道。它的价值,不逊色于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

还有人说:日本人有多爱中国文化,看这部电影就知道了。

在导演出色的掌控力下,电影真实还原了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恢弘大气:飞矢鸣镝,战马嘶鸣,黄沙飞扬,但见刀光剑影,只闻杀声鼎沸。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或许战争戏还不够精彩,但在上世纪80年代,这可是世界级的战争场面...

电影里的甘州之战,回鹘对战西夏骑兵,回鹘军队先以投石器破阵,再用强弩压制骑兵的冲锋,最后以散兵线对抗骑兵冲锋…

由于散兵线间隔大,宜攻宜守,最大限度的弥补了步兵对抗骑兵的劣势…每一步都有考虑,有逻辑。

制作团队的用心,还体现在诸多细节上。

比如,士兵的金属盔甲厚重而饱经风霜,让人相信,这真的是一支在沙漠里被折磨多日的兵队。

比如,士兵大多用的是劲弩,而不是视觉效果华丽的弓箭。原因正是当时的战争,弩的实用性更强…

电影里的服装、打光,也都尽量还原了宋代生活。

软脚幞头、白色宽袍,是当时士人日常服装。室内没有增设额外光源,纯靠自然光,更接近缺乏照明的古代…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李元昊下令攻打甘州,是用西夏语发号施令的。

这是世界电影史上,首次出现西夏语对白,由西夏语学者西田龙雄负责翻译。

电影改编自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的同名获奖小说《敦煌》。

据说,电影制片人、吉卜力工作室总裁德间康快在小说连载期间,便已经深受故事的震撼,一心想要把《敦煌》搬上大银幕。

为了拿到小说的改编版权,德间康快亲自拜访了井上靖,送上的见面礼是自己家传武士刀中,最珍贵的一把名刀。

井上靖

井上靖一生痴迷中国文化,孩提时期就向往西域,向往敦煌。

他不仅访问中国27次,还创作了多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据说至今,还有很多外国游人,捧着井上靖的西域小说,走上去往敦煌的漫长旅程。

1984年,冰心和日本作家井上靖

1977年,71岁的井上靖,终于如愿以偿,亲自踏上了敦煌的土地。游历完后,他说:敦煌跟我想象中如此相似。

据说,两年后当他申请重新再次游历敦煌,不被批准,他当众跪下,老泪纵横…

曾有历史学者说:日本人对于敦煌的认识,无异于欧洲人看待古希腊,如同文化故土。

在东方文化史上,历经千年的敦煌无异于一个活生生的标本。日本对敦煌的痴迷,近似于一种对自身文化的溯源好奇。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说过:我们日本人一听到丝绸之路、敦煌、长安这些词就激动不已,因为这种文化至今仍强有力地活在日本人的心中。

就连“敦煌学”一词,都是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在1925年提出的。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敦煌研究一直都是世界顶尖水平,他们曾出过一套专研敦煌的巨作《讲座敦煌》,洋洋洒洒几百万字,写足了日本人在敦煌学的学术成就…

这种对敦煌的狂热痴迷,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界,还推动了日本民间对敦煌保护工作的支持。

纪录片《敦煌莫高窟》

有资料显示,在敦煌壁画的修复研究过程中,来自日本的捐款位列外国第一。

日本成立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出钱为壁画修建玻璃罩,还有人千里迢迢赶到鸣沙山义务植树。

1997年10月,日本人青山庆示将8件敦煌遗书归还给中国,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外国人送回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纪录片《敦煌莫高窟》

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敦煌游记,是这么写的:

玄奘曾经西行取经就打这走过,马可波罗束装西返也经过这里,这里流传的每一首诗都成了千古绝唱。

有人说,敦煌,连风都是艺术。

参考文献:井上靖著《敦煌》|NHK纪录片《敦煌莫高窟· 大唐帝国光彩重生》|CCTV纪录片《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