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真是一个奇葩的国家,把很多东西都列为他们祖先发明的,还煞费苦心的寻找证据。筷子、饺子、端午节、汉字、中医等都是韩国人发明的,而孔子、屈原、西施、李白、朱元璋等都是韩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韩国和朝鲜各自申请将朝鲜半岛民俗“摔跤”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韩联社认为,“摔跤”申遗成功大局已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韩联社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通过评审,建议将朝韩民俗摔跤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报道指出,韩国摔跤申遗成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摔跤也将成为韩国第20件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式摔跤是韩国江陵端午祭庆祝时的传统代表性运动项目,摔跤竞技者腰间和大腿系有带子。竞技者相互抓住对方的带子,使用技巧和力量将对方摔倒。这项活动,也常见于节日和举行庆典期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摔跤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根据文字记载和传说,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摔跤作为练兵的一项军事科目出现。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由于当时兵器差,射箭、驾车、角力都是军队操练的主要科目。

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为了复兴明朝的天下,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结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这样陈元斌就把中国武术和摔跤传到了日本,后经日本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摔跤运动不仅在国内源远流长,而且对亚洲邻国也有广泛的影响。

(北京时间体育频道 影子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