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军最新照片中,一种反坦克导弹秀出“人弹分离”的绝技!

下图发射中的我军反坦克导弹,画框中压根没人,人与导弹实现分开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种导弹在发射时,战士可以在几米甚至十几米外遥控发射,不用呆在导弹旁边!所以人与弹可以不在一个画框之中!这一能力,其实早已存在了几十年,但这回在最新照片中,总算是彻底曝光,好好的展示了一把!

这就是中国自行制造、改进发展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家族!

发射后的红箭-73发射架

要知道绝大多数反坦克导弹,战士发射时必须在导弹发射架处进行控制,一步都不能离开!与之相比,中国红箭-8也好,美国著名的陶式反坦克导弹也好,人必须紧贴着导弹发射架操作,不能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战士发射红箭-8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红箭-73发射时,旁边根本没有人!人与弹彻底分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红箭-73最初是一种人工目视跟踪、手动控制、导线传输制导指令的反坦克导弹,能够攻击3000米内的坦克装甲车。它的发射器和射手掌控的瞄准控制设备可以分开部署,通过电缆连接。导弹发射后,射手在光学瞄准设备里捕捉导弹,并手动修正导弹飞行方向,直到命中目标。因为设备可以分开部署,所以射手可以不紧靠着发射器。

红箭-73射手隐蔽在沙包后方,与发射架分离

红箭-73这一技术特色,带来了显著的优点 —— 当今大多数先进坦克都配备了极为有效的告警装置,可以根据反坦克导弹测距时发射的激光脉冲,向坦克车组报告敌方反坦克导弹的工作状态,乃至大致方位。这样坦克车组可以选择使用枪炮射击反坦克导弹发射架所在位置,以争取击伤击毙导弹射手,从而脱险。

以色列坦克甚至配备了凶悍无比的箭霰弹,在炮弹内配备上千枚小箭头,以覆盖杀伤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的大致位置。

而红箭-73反坦克导弹发射时,战士不需要在发射架旁边,因此可以处身更为隐蔽的障碍物后方,降低了敌方火力的干扰,提高了生存力!这一招,可以挽救许多战士的宝贵生命!

红箭-73B这一该导弹家族的重大改进型号,增加了半自动制导技术,通过一个红外测角仪,能够通过导弹尾部曳光管的红外信号与射手对准目标的瞄准线的差异,来自动向导弹发出修正指令。同时,红箭-73B延续了发射器与光电探测控制设备分开部署的优点。

红箭-73C反坦克导弹作为该家族又一改进型,给导弹发射架增加了随动能力,这让该导弹“人弹分家”的特点进一步发扬光大 —— 在导弹发射前,射手操纵光电控制设备瞄准移动的坦克装甲车目标,此时红箭-73C的发射架也会同步转动,对准射手瞄准的方向。这样,当导弹发射时,它会更准确的落在光电设备的“视角”之内。以往的型号,假如目标偏离导弹发射架指向的角度差太大,导弹可能就无法落入光电探测器视角之内。

因此红箭-73C比以往的型号的“人弹分家”能力要更加好。也正因如此,红箭-73C有更大的导弹“可攻击区”,令作战更为便捷、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箭-73早期型号的固定发射架

当然,红箭-73家族之所以至今还在我军中服役,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技术可靠,成本低廉(它的造价比更先进的轻型反坦克导弹至少便宜一个数量级),120毫米弹径令其改进后破甲能力足够摧毁我国周边绝大多数主战坦克(基本型已经可以击穿180毫米装甲,后期改进型号轻松突破600毫米)。

还有一个原因是红箭-73灵活便利、机动性好。一个红箭-73班的编制有8人,分为2个导弹小组,各有1名射手、2名架设人员、1名警戒包围人员。射手背负光电控制设备,每名架设人员各带1枚装在保护箱内的导弹。虽然红箭-8等导弹也可以由三人携带,但携带的导弹数量降低到了1枚。

所以,直到今天,红箭-73各个改进型号依然是中国陆军的重要武器。但随着红箭-11、红箭-12两种轻型反坦克导弹的列装,红箭-73必然逐步淡出我陆军装备。这一“人弹分家”的绝技,也许暂时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