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再次引爆了舆论,谁该为少女之死负责?被害人在8月24日下行1点半上车,2点10分,2点15分求救,次日凌晨4点告破。在这14个小时即840分钟中,都发生了什么?

从公开披露的信息和警方通报,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时间轴:

1.朋友从接到受害者求救微信到联系滴滴,用时1个半小时

2.受害人朋友与滴滴沟通遭遇多次拒绝,往派出所报警,用时40分钟

3.警方第一次了解情况,独立调查,用时19分钟

4.警方第一次与滴滴沟通,滴滴要求警方等待安全专家自己内部调查,称司机已取消订单,第一次拒绝提供警方信息:用时32分钟

5.警方第二次与滴滴沟通,滴滴坚持需要3-4小时,第二次拒绝警方,在警方强烈要求下,

要求警方提供手续,用时13分钟

6.民警准备证明材料邮件发给对方,用时10分钟

7.滴滴将司机信息发给警方,用时9分钟

8.受害人家属报案警方再次了解情况,用时6分钟

9.警方破案发现死者,用时10个小时

从被害人2点10分第一次求救,到被害人遇害2点50分遇害只有40分钟,到破案是14个小时。

在这个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中,滴滴要求被害者朋友等待花了40分钟,要求警方等待安全专家、核实警方信息直至最后提供准确信息花了37分钟——虽然,被害人实际被侵害时间早于其朋友第一次拨打滴滴服务电话时间,但这种拖延依然是不可饶恕的。

这当中,最牛的是滴滴要求证明“警察是警察”,还花了10分钟。请问,在重大险情人命关天面前,在3个月前刚刚发生类似案件,滴滴为什么不是主动向警方通报情况,而是要反复核实警察身份?两度拒绝警方提供信息的要求?难道《刑事诉讼法》和《人民警察法》要求公民配合公安机关办案的协助义务,对滴滴不生效吗?

在顺风车这个场景中,封闭高速运行的车辆,司机和乘客一对一。如果司机图谋不轨,乘客几乎是避无可避。平台方并没有一个应急处置机制。在有可能泄露司机隐私和可能延误营救损害乘客生命选项下,滴滴宁可选择后者,这是个重大制度缺陷和致命的bug。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死者朋友多次跟滴滴求救时,他可能碰到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滴滴给予求救方的是几乎格式化的回答:一线客服没有权限,在这里请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馈我们会为您加急标红。

在事件发生后,在朋友圈可以看到所谓的“卸载滴滴”。只是滴滴快的合并市场份额超过90%,卸载的滴滴,你到哪去打网约车?感受到滴滴的傲慢,你再也找不到一个谦卑的服务者。

之前刚刚发生的北京房租大涨,杭州长租公司爆仓,已经让大家开始感受到垄断的破坏力。表面看自如等长租公司只有10%的份额,但是排名第一的房产中介链家,排名前五的网络找房平台贝壳,都是同一个实际控制人。他们几乎可以左右房租的市场价格,加上ABS资产证券化和分期贷的资本催化,他们的爆仓几乎会带来像P2P和共享单车的一地鸡毛。

在消费者遭遇欺诈时,消费专家告诉我们,要选择大的服务机构,更有安全保障。而当最大的机构发生问题,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傲慢时,我们该找谁?

在一个事关租房、约车这种重要民生,垄断的破坏性和资本的傲慢,不能指望企业自律的道德,而是要呼唤监管的力量和舆论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