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是曾子所说的三省,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有助于自己心智的成长以及与人交往经验的成长。

那么糖尿病患者是不是也有需要每日自我检测的问题,来保持控糖的平稳以及控糖的效果呢?

答案是有的,影响患者血糖的因素有很多方面,饮食、运动、心里变化、用药剂量、监测等等方面都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波动。所以控糖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坚持以下几点,就可以提前知晓身体变化,时刻警惕并发症的产生,做好充足准备,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饮食是否合理

合理膳食是血糖控制的基础,只有饮食上打好坚实的基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的营养摄入保证身体日常所需,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药物更好的发挥功效。

二、是否坚持运动

运动是一件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的事情,不管是健康人士还是患病人士,长期合理的运动对身体的帮助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提升人体灵活性,增强肌肉耐性,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消耗体内多余葡萄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大药物作用功效。同时帮助肥胖患者降低体重,有助于人体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动起来。

三、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医生会根绝每个病人的身体情况做出不同的诊断方案,给与不同的药物建议。而患者也应当及时全面的跟医生交流自己的用药情况,药效作用等等方面的情况。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保持时刻联系,在感觉药效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做出调整。

四、是否正确服药

糖尿病患者严禁自行添加其他药物或者自行停药减药等行为。

而且不同药物服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在餐前服用有的在餐后服用,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每一种药的最大功效,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进行服药,不可随意改变服药时间。

五、是否发生潜在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应时刻警惕出现的并发症。

并发症的产生往往提前都会有一些微小的征兆,比如眼睛视物模糊、重影、疼痛是眼底病变的征兆。四肢发麻、刺痛、感觉迟钝是四肢神经系统病变的征兆。尿液变深、泡沫增多往往也是肾部疾病的征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情绪是否变化过大

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很大,紧张、焦虑、大喜大悲、抑郁、暴躁等起伏较大的情绪变化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帮助。

七、是否注意天气变化

天气变幻莫测,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一定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更换衣物,出门前做好准备工作,防晒防雨等安全防护工作。同时夏季不可贪凉直吹空调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患上关节炎。冬季更应当加强保暖工作,不能为了美丽不要温度。

八、是否坚持规律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运动后血糖等等,时间久了之后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就会产生懈怠心理而疏于测试血糖,一两次没有问题之后慢慢就会产生习惯甚至减少检测血糖的次数,这种行为是极其对自身不负责的行为。

总而言之,控糖是一件综合性的长期过程,需要患者每日自我检查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不可松懈一步。因为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不能放松对身体的管理,才有平稳控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