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控糖治疗过程后,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样饮食最适合自己,什么运动最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控糖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躯体上的一些症状反映来检查身体健康状况。而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多加注意下肢肢体反应。

患者在慢跑或者运动过后,会发现自己脚涨或者脚疼,以为是运动过度的原因,其实这可能是有与下肢血管病变引起的,所以患者不能掉以轻心。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观察下肢血管是否健康呢?难道只有抽血检查一种方法吗?

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这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皮肤微血管病变,可以见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下肢胫骨前和足部皮肤微血管受累产生局部紫绀和皮肤缺血性溃疡多见。而且会随着年级的增加出现的几率也会逐渐增高。

由于下肢血管病变症状较为明显,日常我们可以通过对此部位的查看辨别身体状况。

1、摸足脉。

在人体足部足背正中最高点,轻轻摸就能感受到脉动。正常情况下触摸这个部位能够感受到脉搏跳动的情况,但是在运动后再次触摸跳动的感觉减弱甚至摸不到,这就意味着可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脉血管狭窄。

2、看颜色。

卧床休息时,将双腿抬高45度左右,保持时长60秒。然后观察腿部,如果其中一条腿颜色苍白,这就说明腿部供血不足,在恢复正常坐姿后,在10秒内,腿部颜色应该恢复正常,但是如果超过45秒,那么也就说明这条腿已经处于缺血的状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摸温度

触摸腿部温度,如果相较于其他人温度明显较低的情况,那也有几率是下肢血管病变。

自己两条腿相比较,温度较低的一条可能出现病变的几率要高于另一条正常温度的腿。

以上三种简单辨别方式只是帮助糖尿病患者提早发现及预防即将出现的下肢血管病变问题,在感觉下肢不适时,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日常中糖尿病患者如何护理下肢,帮助血液流通呢?

1、适量运动

在运动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需要运动的强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消耗掉体内热量同时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及时按摩

运动过后要进行规律的按摩,疏松紧张的肌肉,合理的按摩手法还可以帮助下肢血液的流通。

3、舒适鞋袜

运动时挑选一双舒适的鞋袜非常有必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双舒适的鞋袜可以帮助患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对足部的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膳食营养

通过饮食上选择帮助排除多余能量的蔬菜水果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通,还可以保证人体充足营养需求。

所以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对自我身体的观察及护理,这样才能将各种各种并发症扼杀在摇篮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