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能促进排泄和调节体温。但是很多人表示,自己白天不怎么出汗,但一到晚上睡觉,半夜或黎明时,经常就会感觉到身上黏糊糊的,胸部、背部、大腿等部位一直冒汗。但是起床后,又不出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医角度看,“睡着出汗,醒来汗止”这种现象是典型的“盗汗”症状,是因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

简单地说来,就是“肾阴虚而肝火旺导致盗汗”。“盗汗”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这类人群还常伴有失眠、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

中医“盗汗”怎么治?

盗汗是由于肾阴虚而肝火旺所致。所以,宜通过“宜滋阴降火”的方式来改善。

  • 【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
  • 【饮食】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茶饮】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 【生活习惯】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另外,低血糖、甲亢、糖尿病等疾病也可引起多汗,应及时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