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什么?
那是九百多年前的某个夏天,天气格外的热。
隔壁大叔在槐树荫下放了张床,亮出肚皮,开始“葛优躺”。
《槐阴消夏图》
女词人李清照扇着扇子,在家纳凉。
心想:这么热的天,还是在家的好,不会晒黑,可作为女孩子一定不能像大叔那样袒胸露乳,但真得少穿点降降温。
她换上了当季服装:薄罗轻纱,搭配贴身抹胸。
这已经是很凉快的衣服了,之前的人也是这么穿。北齐的学士在炎热的夏天工作时,穿的是透明纱衣。
《北齐较书图》局部
花蕊夫人也在《宫词》中写过“薄罗衫子透肌肤”。
唐时期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们同样都穿着纱衣和抹胸装,清凉又不失端庄。
《簪花仕女图》局部
当然也有其他“夏装”。相传百越人地处南方,没有接受中原的礼教,穿的也比较豪放,在夏天往往身着短衣短裤。
遇上酷热难耐的时候,就在外衣里先贴身穿一件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让外衣跟身体隔开,方便排汗,俗称“隔汗衣”。
清代隔汗衣,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不过他选择喝点“冷饮”来消消暑。
此时的临安街不乏“冷饮专卖店”,主打产品是各色“雪泡水”,如绿豆水、卤梅水、漉梨浆、梅花酒等......
吃得开心杨万里又作诗一首: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人们对于冷饮的追求其实比这要早得多。
周朝就出现了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的“冰箱空调一体机”——冰鉴。
冰鉴,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春秋末期的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
唐代发展出了“冰商”,冬日采冰,夏日叫卖;文人士大夫还自己动手制作冰食,杜甫有诗云: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北宋有了冷饮店,还用冷藏的瓜果来消暑,街市上也热闹得很,冷饮店的客人络绎不绝,甚至需要排队至夜里。
《清明上河图》局部,疑似“冷饮店”
元代在冰中加蜜糖、珍珠粉以及牛奶,做出“冰酪”,是今天“冰淇淋”的雏形。
清代冷饮花样繁多,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晚清时更用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与其他果汁做出汽水。
- 3 -
待何处?
时间回溯到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比较安逸了,他受驸马邀,去水亭避暑。
这环境是真好,亭子立在水中,翠竹、红莲围绕四周,亭内铺设清凉的竹席,盛酒的是琥珀杯,挂的是晶莹的水晶帘,还有御赐冰块冰镇着水果……
刘禹锡忍不住作诗: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水中亭,图片来自VCG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水亭便是“空调房”,这样的消暑地只是少数人的专享。
早自先秦时期起,王公贵族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打造夏日凉房,当时流行一种精心布置的地下室,称之窟室,夏天的重要餐饮活动都会在此举行。
汉朝时,发展出了奢华的“清凉殿”,每当夏季来临,殿内石床上放置盛满冰块的玉晶盘,再由侍者对着扇扇子,多重降温,制冷效果极佳。
唐代弄出了“含凉殿”,方法是将房屋临水而建,或是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风扇转动,将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是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水流又沿着屋檐下淌,形成一个循环,让室内温度下降。
水循环屋想象图,制图@王博/星球研究所
宋代的人显然更会享受,“含凉殿”进阶到了加强版本,不仅有风扇降温,还对着大厅内摆放的数百盆鲜花吹,清香四溢,堪称“空气净化版空调房”。
明清时期的有钱人家在厅内凿一口深井,并用盖子盖好,上面凿孔,夏天冒冷气,冬天冒暖气,颇为实用。皇室则对移动的冰盒、小型风扇运用普遍,还兴建避暑山庄,天气炎热时移驾至此,工作娱乐两不误。
《避暑山庄图》
- 4 –
去哪儿?
实在是太热了!白居易发起了来自灵魂的拷问,找到了纳凉的好去处。
何处堪避暑?山间背日楼。
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古人消夏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机智的陆游早已看穿一切,开启乡村度假模式。
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
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
古人消夏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李白也跑山里去了,赤裸着身子躺在树林里,脱了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凉风吹来。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柳阴高士图》,有研究认为这是陶渊明
古人消夏图,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