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擒拿鳌拜的时候,虚岁也只有16岁。虽然是少年英才,但身边总需要一个可以帮他出谋划策的人,能跟他一起商量大事的人。这个人,就是索额图。

索额图出身正黄旗。他的父亲索尼是顺治留下的辅政大臣。在清朝入关以前,索尼就曾立下战功。顺治驾崩后,索尼作为辅政大臣之首,在清初治理天下,平定南方立下功劳。所以,他不仅被加官封爵,还与皇帝结为亲家。索尼的孙女成为康熙皇帝的皇后。这样的待遇和殊荣,不是一般大臣可以拥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中,索额图比旁人更容易参与到朝廷重要政务当中。而且,他与康熙又有这样一层姻亲的关系在,所以,更容易受到任用。

康熙当时虽然是皇帝,但想要擒拿鳌拜,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鳌拜是清朝打天下的功臣,有一定的声望,并且,手下党羽极多,在朝廷的关系错综复杂。想要拔除这样一个权臣,并非易事。康熙就以找人下棋的名义,把索额图招入皇宫商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以前,索额图原本是朝廷的吏部侍郎。康熙为了不让别人怀疑,就把他调任为自己的一等侍卫,可以更好的商议。最后,经过一番筹划布局,才确定了“擒贼先擒王”的办法。他们以康熙喜爱摔跤为理由,训练一批擅长摔跤的小孩,将鳌拜引入宫中,趁机将他一举拿下。

而在擒拿鳌拜的当天,索额图就是以侍卫的身份,解除了鳌拜的武器,并在宫门外保护皇帝的安全。鳌拜被顺利拿下,作为功臣的索额图,自然是立下大功。他的身份,也不再是一个侍卫,而是直接被升任为大学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明朝废除宰相后,大学士便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大臣。他们官居正一品,常被认为是可以比肩宰相的存在。康熙对他也极为信任。一次,康熙重病的时候,曾下令,让朝廷部院把奏折交给索额图等人办理。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举动。后来,索额图又因为自己满族王公的身份,成为议政大臣,风头极盛。索额图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他就曾多次出谋划策,立下很多功劳。

不过,随着权势的日益增加,索额图也开始变得骄纵起来,逐渐引起康熙的不满,曾被贬斥训责一番。但康熙对他依然是重用的。毕竟索额图还是个有功的人,又是个有能力的人。康熙虽然拿掉了索额图议政大臣的职位,但不久后又授予他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这同样是一个正一品的官职,而且负责的皇帝的贴身警卫。

一般来说,只有非常受信任的大臣,才会被放在这个位置上。原因很简单,这事关皇帝的性命安全。如果有人反水,皇帝自己就危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遇到一些重要的朝廷大事,康熙仍让索额图参与。跟俄国签署《尼布楚条约》,商谈国家边界,与准格尔部交战,平定边患,这些事情,康熙都让索额图担当重任。如果不出意外,索额图凭借自己的功劳和能力,会得到一个善终。可惜,他参与到了皇帝立太子的事情当中。

自古以来,参与到国家立储的事情中,要么是成为新朝功臣,要么就是身败名裂。索额图成为了后者。他不仅被罢官免爵,还被直接处死,同党、儿孙,也大多被罢官流放。甚至,康熙还给他加了一个“本朝第一罪人”的名号。这样的结局,恐怕是索额图万万没有想到的吧。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