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羌白初中的校友,1997年入羌白初中求学,那时候还是老校址。2000年毕业后,就很少再回母校,掐指一算,18年了。

我上初中那会,可以说是羌白初中的鼎盛时期,一个年级就有十几个班,比现在全校学校都多。后来学生时间一年比一年少,各地学校也随之调整。有趣的是,我的小学如今成了幼儿园,我的初中如今成了小学,而我的高中如今成了初中,也就是现在羌白初中的新校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现在的羌白初中所在地,正是当年我上高中时的校址。我在2003年毕业后也很少再回来,原先的建筑只有主教学校和原有男、女生宿舍楼尚在,那些老旧的厦房早已不见了踪影。

校园的变化很大,虽然学生数量不如从前,但无论是教学、环境、管理都要比以前好太多。只是太多的回忆早已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虽然有些许的遗憾,却留给我无尽的感慨。

课间时分,孩子们打打闹闹,甚是好玩。那时候和现在一样,一群同学围着乒乓球桌转流上阵,好像永远都打不过瘾。现在如果想打球,不缺场地、不缺装备,却缺了时间和兴致。这大概就是区别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上学那会,实在没有像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像这样的读书角,想都不敢想。虽然这里仍是乡镇中学,但在文化建设方面显然提升上太多。

课间十分钟,和同学们一起看看书,这两面温存而又让人动容。

男孩子会利用这短暂的时候对弈一局,这活动在我们那个时候并不新鲜,但让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显然现在做得更好!

久违的母校,久违的校园,我还遇到了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孙亚莉老师,短暂的交谈,看似久远却又似昨日一般,岁月留下了太多的痕迹,细细数来,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羌白初中,如今这里是我初中和高中时候的综合体,有太多太多让人回味的故事,那历历在目的往事,在时隔十多年之后,却历久弥新,让我想在今日,好好回味一番。

也许,还会变吧。我无法想像我的母校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曾经我从这里走出去,希望一代一代走出去的羌中人,能够在将来昂首阔步地走回来!今天羌中是你的骄傲,明天你是羌中的骄傲!加油,学弟学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