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了,日照已经变得鸟语花香,嫩绿满枝桠,在这个温暖的春天里,有的朋友选择本地郊游,有的朋友选择外出旅行,有的朋友选择回趟老家......无论身在何方,我们小时候的清明节那些“欢乐事”你还记得多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插柳枝、松(柏)枝

清明节当天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两侧、屋檐里插柳枝,听大人说这是为了辟邪。清明的前一天,小时候的我们,跑到村里的柳树旁,蹭蹭爬到柳树杈上,柳枝不一会儿就能折一大捧。第二天清晨,就会把柳枝插在家中的大门两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做柳枝哨子、柳条围帽

折来的柳枝,还可以做哨子,手巧的用榆树、杨树也可以。将柳枝握在手中轻轻折断后,双手不断扭动柳枝皮,让皮和枝干脱节,然后从大头往下慢慢抽下,再把柳皮用刀子或剪刀裁齐,把吹口的一圈硬皮轻轻削去,柳哨就做好了。然后放在嘴里,或轻或重地吹着bu~bu~bu~,那份惬意,真是幸福极啦!满大街的柳哨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吃鸡蛋、碰鸡蛋

清明吃鸡蛋!小时候,清明节早上的饭是最让人期待的,因为母亲早早就给我们煮好鸡蛋,那时候的鸡蛋并不是现在这样能够天天吃,这对于一年都难得吃上几次鸡蛋的我们来说,似乎从清明以前的很多天就开始期盼了。

吃了鸡蛋,还要带上几个鸡蛋去跟学校跟小伙伴碰鸡蛋,看看谁的最硬......开始碰蛋的时候会很忐忑很舍不得,生怕碰碎的是自己的蛋。如果碰赢了,心中非常开心;如果碰输了,确实会很沮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添土、上坟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还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上坟的情景。压坟头纸、摆祭品、点香火、烧纸、磕头……看着大人认真虔诚的动作,不懂事的我们总觉得好玩。一直到了后来才明白,坟头里“睡着的”,都是最亲的人。才明白大人心里那种深深的感情。这是对去世的长辈一种祭奠和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打秋千、吃榆钱子

清明打(荡)秋千也是习俗。在农村,所谓的秋千很多时候就是在两棵相邻的大树之间,绑上一根结实的绳子。坐在绳子的中间,两手揽住两边的绳子,便晃了起来。这样的秋千,虽然简单,坐在上面的我们心里却充满了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榆树上结满的榆钱子,是小时候清明节必备的“美食”之一,吃着像现在撸串一样爽!那时候会爬树的小伙伴上树去采,其他小伙伴在树底下焦急的等着。可现在榆树越来越少了,吃榆钱子的人也少了,或许是想吃找不到地方了吧~今天转悠了好久终于发现了一棵榆树,榆钱满满的一树,看着真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咱们农村老家,榆钱子还一个吃法你们知道吗?就是把榆钱子洗干净了,蒸豆面吃,谁吃过?赶紧举个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不要太馋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跟小伙伴一起放风筝

清明节,小伙伴们都放假了!会有很多小伙伴,把家长早就给买好的或者做好的风筝拿出来放,会找一个宽阔的空地或者麦子地,看谁最先放起来,看谁放的最高,这该是小伙伴们小时候清明节娱乐性最高的游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清明节

踏青、春游

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节,有阳光相伴,鸟语花香作陪,童年的我们更加按捺不住跑到田野里疯玩的渴望。有时候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有时候是老师组织活动带着整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大家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开心地走在田野的小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路上的时候,老师有时会喊班上某个唱歌好的同学唱上一首歌,有时会组织全班大合唱,走到哪欢乐到哪。到了目的地,全班围成一个圈坐下,玩丢手绢或者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三三两两的玩闹。

现在的清明节

如今的我们,生活进步了,质量提高了,物质丰富了,娱乐的花样多种多样了,却总感觉从前的简单生活在渐渐远去。谁还会爬到树上去折一次柳枝?谁还会做几个柳哨满大街的吹?谁还会拴上钜绳荡起秋千?

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清明节已是个国家规定节假日,三天小长假里很多人选择外出旅行,各景点到处人身人海的拍照留念享受春天,去品尝各地美食,我们似乎失去了最重要的心情和心境,也失去原本的纯真和朴实!

那种纯真和简单的快乐,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只能在记忆中怀念…

谨以此怀念我们小时候的清明节

你对清明节的记忆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