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开播了,这次是在一个南方的小村庄里,嘉宾们需要自己插秧种稻,采蜂蜜,烧火做饭,挖竹笋……

《向往的生活》所向往的究竟是怎么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猜那是一种潜藏在人心底的理想化的生活,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喧嚣,人走在寂静的田野山头,用听得到的回音,喊着对面荷锄而归的同伴。春天播种插秧,夏天听窗外蝉鸣蛙叫,秋天忙着收瓜果,冬天看着房顶戴上一顶白帽儿,哈着白气向来往的人说一句:“早上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生活真的存在吗?其实对中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这样的生活方式绝不陌生。大多数农民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只是不多的描摹,让更少人知道罢了。

外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果农,扎根在田间地头约摸二十年的时光。

每天7点是外公被生物钟叫醒的时间,醒来抹把脸,他就背着手出门,围着果园走那么一圈,看看那些果长得咋样,挂果挂得咋样。再慢慢踱着步子回来,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外婆已经差不多把饭做好了,在吃饭的时候,外公就会把他视察到的情况告诉外婆,

“该打黄蜘蛛了”,

“打哇”,

“那今天我去把地头的草扯了”,

“嗯”,一顿饭的时间就要把今天的工作安排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完饭,外公不疾不徐地拿出自己的喷雾器,眼睛眯成一条线地看着瓶身的药水说明,拿出量杯,往里倒入红红绿绿的液体,量好再倒入喷雾器里,遇到还有剩余残留液体的时候,他伸出大拇指,绕着量杯一圈,导出那些液体。背上喷雾器的外公,脊背不自觉弯曲,但步履依旧稳健。

果园围绕在老房子的四周,一树挨着一树,阳光透过枝丫爬满外公的额头,外公瘦小的身体就穿梭在这些果树之间,举着比他还高的喷头,给果儿们洗脸;遇到那些外公特别高傲的果儿,外公会踮起脚;还有一些特别调皮的,藏在两片叶子的中间,外公都会旋转着喷头,把它们一一找出来,遇到外公,再调皮的果儿都调皮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一会儿,外婆也背着背篓出来,她的任务是将果树下面的杂草一一清理,让树儿们获得更多的生长空间,更多的养分。她从不戴手套,那一双手上满是大大小小的口子。外婆在这边拔草,外公便在那边打药水,田间只能听见风声,外公偶尔的咳嗽声,还有外婆蹲得够了,融进风里的叹息。

等到中午时分,外婆朝着外公方向喊一句:“我回去做饭了啊”,

“嗯”,午饭必有肉,因为外公体力消耗太大,所以外婆会做回锅肉,这是两人之间不必说的默契,吃完饭小憩一会儿,依旧是各自干自己的事。

等到傍晚时分,外婆荷锄而归,而外公也会在认为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后回来。这时袅袅炊烟又会在村子里升起来,邻居们的交谈声,狗的叫声,“滋滋滋”的炒菜声,都汇聚在暮霭沉沉的夜色里。

也许这就是写实了的,都市人群向往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节奏很慢,人的灵魂能跟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