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儿玩具,哪怕这些玩具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小朋友们总是玩一会儿自己的玩具就想要去拿去抢别人的玩具,哪怕旁边就是一个玩具山,他也会觉得别的小朋友手中玩具更吸引他?

其实这种现象还有很多例子: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排的队伍前进的比较慢;牧羊人总是觉得对面山坡的草更好;消费者都会觉得有人哄抢的产品是好产品;就连我养的乌龟,也是会放弃嘴边大块的肉,而是去抢别的乌龟叼住的一点点肉渣……

小朋友不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的行动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大脑最底层的思维方式,如果能够把这种原始、拓扑的思维理念连接到现今的商品市场的话……,我觉得我应该大胆地做一些假设。

抢到别人的是多得的

堆在一边的玩具是共享的,拿在手里的玩具是自己的,在这个时候,在小朋友的头脑中,只有在别人手中的玩具是绝对不属于自己的,如果能够抢过来,那么显然自己的玩具就变多了。这个时候,他们不会想到自己放下的玩具以及共享的玩具同样有着被别人拿走的可能。

“多得”是产品促销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买三赠一”、“购物过百元可凭小票领取礼品”、“……”,这些都是通过“多得”的方式让消费者增加消费金额的方式;而“限量”则是“多得”的另一种潜在的表现方法,限量的意思就是说,当你手中的玩具是一个玩偶的时候,别的小朋友手中可能是一台游戏机,游戏机只有一台,抢到了,就是“多得”了。当然,照这样推理下去,“抽奖”则又是“限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彩票的大奖中奖率那么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买,究其根本心理:还是“多得”——花同样的代价,不仅继续拥有我自己的,而且还能把别人的“抢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总是更新鲜

我不知道一千个读者眼里是否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能确认的是在每一个盘核桃的人眼中别人的核桃总是和自己的不一样一些——爱玩核桃的朋友家中一定不止一对儿核桃,明知道自己只有两双手,盘不过来,但是大家还是会去市场购买,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新买的核桃总是更好一点,这种“更好”实际上就是新鲜感。

明明都是气球,颜色一样,大小差不多,为什么小明一定要防守自己的那个,去抢小亮的呢?其实就是因为拿着气球的人变了,让小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气球在人们手里的样子,这似乎也给气球增加了许多的新鲜感。

像什么“同款”、“明星代言”我觉得就是这个道理,想象一下,在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都显得更新鲜了,更不用说一件衣服穿在明星身上了。实际上谁都知道明星同款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也变不成像明星那样漂亮有型,穿上球星同款的运动鞋也不会让自己过人、射门变得更潇洒,但是,大家还是买了,虽然在外人看来有些非理性消费的意思,但是就是有很多人在买。

人们思想中很根深蒂固的一个理念就是“贪新”,比如好听的流行歌曲就不一定会被一直传唱,为什么?因为新的歌曲出现了,在这个时候,好听的就是不如新鲜的。于是,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消费者的话,你会看到很多网上店铺会把去年的版式拿过来,冠以“今春新款”来售卖,这很有效!

其实,也许,我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为什么小朋友总觉得别人的玩具更好,但是把这样的问题联想到自己相关的市场营销学,至少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愿意思考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