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伤你最深的人,往往是亲人。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美好的山水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这份爱,在有些家庭,是偏执和暴力。

最近有网友爆料,福建省福州一女子因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期末考试没考好,在家中与儿子吵架后,用手机充电线将儿子勒死。

随后在割腕未果的情况下,跳楼自杀。

在邻居眼中,这个孩子平时学习很优秀,钢琴也弹得挺好。

也有居民讲,其实这位妈妈患有抑郁症,一怒之下把孩子勒死了。还有说是妈妈想让孩子去英语班,结果起了争执。

触发她情绪爆发的原因不明,但“吵架”、“争执”、“一怒之下”这些词在原因中,多次出现。

我能生下你,也能毁了你。家庭教育好像逻辑出了错,父母生了病,却让孩子吃药。

失控的情绪让孩子或死或伤

失控的父母,会把孩子推向死亡。

江苏省一9岁男孩航航,在外面玩耍时不小心将妈妈给他的手机弄丢,在寻找三四个小时无果的情况下回到家,被妈妈殴打至死。

从下午6点一直到晚上11点,5个小时,打会歇会。

这位妈妈被抓后称,孩子弄丢手机,又没有好好完成作业,她感到很生气,便开始打人。

弱小的孩子毫无反抗之力,只能接受死亡的命运,孩子生前最后一句话说:“妈妈,我不想看到你”

情绪不可控的父母在孩子眼中像是洪水猛兽,投胎到了一个充满暴力情绪,负能量的家庭,孩子们除了胆战心惊,别无选择。

因为家庭纠纷,父亲把怒气转移到孩子身上,浙江6岁女孩菲菲遭到家暴,遍体鳞伤,被送到医院已没有生命体征。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加拿大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父亲,将6岁的儿子亲手杀死后,自杀身亡。

这些父母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并不是。

航航死后,他的妈妈一直捧着他的尸体,跪在地上痛哭;菲菲爸爸把女儿送到医院抢救后,一直跪在女儿的病床边,哭求医生,“救救我的女儿”;那位加拿大的父亲,一直对孩子很好,还会陪孩子去学钢琴。

这些父母在头脑清醒之后,有的选择以死抵罪,有的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但他们在情绪激动时,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无所顾忌。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开始施行,首次对家庭暴力从法律上进行了界定:

“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控制不住情绪的父母们像一个漩涡,身处漩涡中心的孩子,没有对抗能力,只能被慢慢吞没。

全国最大育儿网站宝宝树的一份家庭关系调查报告显示,有44.4%的受访者对孩子有过家暴行为,其中,36.2%的家长曾打骂过孩子。

平均而言,孩子每27天就会被家暴一次。

所有省份被访者中对孩子家暴过的占比,其中湖南省对孩子家暴过的家长占比最高,达到66.7%

压迫到极限的反弹,可能又是一个悲剧。

去年二月,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暴力反家暴案件:21岁的小凄(化名)持刀杀死了自己父亲。

法庭上,她很直接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我拿刀捅了他,掐死他。捅刺部位在他的胸部跟左边大腿处……他一直打我,骂我……”

法官问为什么,小凄说:“我再也受不了了……”

小凄长期活在家暴中,从她有记忆开始,父亲的打骂就没有停止过。菜刀、斧头、榔头……手边有什么利器就用什么殴打她、妈妈,还有弟弟。小凄说:“他每次都会说‘今天你的死期到了’,事实上,他真的会往死里打我们。我受不了了。”

一个不到90斤的女孩失去理智,杀死自己父亲,我们无法得知,她心里积攒了多少仇恨和愤怒。

家毁了,小凄的一生也毁了。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版。

美国Frank R.Ascione博士在论文《动物虐待和家庭暴力》中提到,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虐待动物的情况,这两者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

不仅如此,在暴躁、抑郁、社交恐惧、甚至犯罪的人群中,很多都曾经历过家庭暴力。

易怒的父母,可能让孩子也长成一个易怒的人。

最容易受伤的是内心

有人说:“有些孩子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苦难史。”

知乎话题“被父母暴力对待过的中国孩子也会在成年后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获得三万多关注,不少人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的重要原因。

可是,很少有父母把孩子的“心理创伤”当回事,在他们心里,等孩子长大了就会理解了,爸妈都是为他好。

但伤害造成后,真正能敞开心扉理解父母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多的孩子,在父母的拳脚之下,再也无法做个“正常人”。

罗伯特·K·雷斯勒在《我在FBI的20年缉凶手记》中说:一般人能够了解肉体的痛苦,比如家庭暴力,但心灵上的创伤往往更致命。

前不久,在贵州,有人拍下了一张照片:寒冬天气里,一个只穿了一条黄色破烂短裤的小男孩,蜷缩在三轮车的塑料布里,浑身上下伤痕累累。

过路的人说,看孩子蜷缩的情况,可能已在塑料布里睡了一天一夜。附近居民不忍心,给孩子带来保暖衣物,并且报了警。

可是,当警察拨通孩子父亲电话询问时,父亲只是回答了一句:“孩子调皮不听话,是自己家里人打的。”便挂断了电话。

也许有了这一次经历,这个孩子从此都乖巧了。可我们都无法想象,他在寒冬夜里光着身子蜷缩在三轮车上时,心里有多少恐惧;等他长大后,再看到这条新闻,又会想到什么?

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自恃打孩子是自身权利,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多么正常。

甚至,在送孩子上学时,还嘱咐老师:孩子要是不听话,您就揍他,不用客气。

从小就活在“不听话就会挨打”的家庭里的孩子,他会把讨父母欢心当做一切。长大以后,长期活在别人的评价中;遇到事情没有主见;被不公正对待,也不敢为自己发声。

这种胆怯和敏感,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几年前,药家鑫案令人震惊。

面对记者,药家鑫说:“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练琴,小时候每周练琴妈妈都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成绩不好就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除了吃饭都只能在地下室里待着,我觉得看不到希望,经常想自杀。”

判决后药家鑫父亲坦言,他后悔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小的时候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只要打架,不管是对是错,都会骂孩子。

中国的父母很少会对自己的孩子满意,对他们来说,夸自己的孩子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任何夸奖都只会让孩子骄傲自满。

期待夸奖的孩子永远得不到父母的正面反馈。无论做了什么,迎接自己的,不是父母泼来的冷水,就是斥责和打骂。

父母们打着“忠言逆耳”的幌子,希望孩子在批评中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

却不知精神暴力会在孩子内心留下极大的阴影。

2015年,中国某育儿网站在对家庭暴力现状做了大范围样本采集后得出数据,对孩子有过家暴行为的被调查对象占比达到44.4%,其中,以语言暴力为主。在这些人中,有过恐吓、威胁孩子行为的父母占到38.1%。

我们能看到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多少故事都在孩子的包容和原谅中不为人所知。

别把压力转移给孩子

生活不容易,父母不容易,这好像成了说原谅的万能理由。

李开复曾在节目里说,未来10年大约50%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大多数人都害怕成为其中之一。

之前程序员跳楼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个世界五百强的老员工,在面临劝退危机时,留下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公司的通信楼一跃而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父母的压力大,需要解决的事多,有时为了填饱肚子就已筋疲力尽,累积的负面情绪,外面无处释放,回家一点就炸,撒在孩子身上。

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合理。

“我从小生活在恐惧中,我很怕我妈妈。因为我怕我妈随时会打我,她常常压力很大。”综艺节目《旋风孝子》采访里,陈乔恩这样说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压力,是父母情绪失控的重要原因;人本能的发泄对象,是身边更弱小的人。两相结合,孩子成最容易的施暴对象。

而情绪化父母教养出来的孩子,大多缺乏与父母融洽相处的能力。

孩子大多是善良的,大人说对不起,孩子会马上回答:没关系。所以不是不爱,只是小时候的阴影太重了。

重到想伸手,又只能胆怯地缩回。

若是重来一次,孩子能选择自己父母,结果会怎样。

芬兰公益广告《孤儿院》或许对人有些启示。

一对姐弟,被大人带着去选择他们的养父母,透过玻璃,他俩可以看到了备选养父母们相处的场景。

第一组看起来很温和,孩子笑着停留。

第二组看起来很和谐,孩子很放松。

第三组看起来很有教养,小男孩笑得很可爱。

到了第四组,俩孩子的表情立马变了,这对父母吵架、酗酒、互相指责,看到他们,孩子几乎可以想见自己以后的生活。

然而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跟着最不合适的人回家。

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也不难想象。

孩子小,父母对其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打几下骂几下,大人气是消了,孩子却不一样。

大人几乎组成了孩子的整个世界。

大人失控,朝孩子发泄,孩子受伤,却无人倾诉。明明有父母,却生生活成孤儿。

请别把你的孩子,不当做人看。

参考资料:

[1] 福州女子和上五年级的儿子吵架后将其勒死,割腕未果跳楼自尽[Z].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2018-01-29.

[2] 男子患抑郁症杀死6岁儿子后自杀华裔妻子精神崩溃[EB/OL].海外网. 2017-08-22.

[3] 6岁女孩被亲生父母家暴致死[N].钱江晚报. 2015-03-03.

[4] 9岁男孩丢手机被妈妈毒打致死,孩子父亲:家碎了,对未来充满恐惧[Z].红星新闻. 2018-01-26.

[5] 宝宝树发布家庭关系调查报告44.4%的家长对孩子有家暴行为[EB/OL].环球网.2016-02-25

[6]10岁男孩全身赤裸伤痕累累露宿家门口,警方已严厉批评家长[EB/OL].澎湃新闻.2018-01-11

[7]从药家鑫的"严厉悲剧"中学做心理型父母[EB/OL].中国青年网.2011-08-16

[8]女儿杀死家暴父亲案开审,庭审中坦言“我受不了了”[EB/OL].澎湃新闻.2017-02-15

[9]Frank, R, Ascione. The Abuse of Animals and DomesticViolence: A National Survey of Shelters for Women Who Are Battered[J]. Societyand Animals, 1997, 5(3)

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深夜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