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为什么就那么有底气,认为自己该应院子里的海棠?

婉如清扬

晴雯死后,宝玉很伤心,写完《芙蓉诔》后,还觉得哪里不够。他想来想去,总觉得春天就已经有了预兆,和袭人说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无缘无故死了半边,果然晴雯就去了。宝玉这话的意思,原本也只是随便拉扯,但多少说明了他心里对晴雯的感情,晴雯是个清白的好姑娘,结果却委委屈屈地死了,他想海棠也许正配她,有灵有性有情有理的,挺合适,还举了什么孔子诸葛亮岳飞什么的例子来证明,巴拉巴拉一大堆。

袭人一听,不高兴了,她说“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

宝玉一听,自然偃旗息鼓,不再抓着晴雯的话头不放,赶紧来安慰袭人了。

海棠是什么花?那是国艳啊,怡红院里最好的那棵就是海棠花了,海棠艳压群芳,傲视群花,是最顶尖的一个档次了。在袭人眼里,院子里最好的那株海棠可以比人,但是得比她来,否则就不合适。怎么个不合适法?晴雯不配,她配。

她哪来那么大底气,说自己该配海棠呢?

清扬想,无非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袭人是宝玉的第一个女人。宝玉到宁府,在贾蓉秦可卿房里歇了一个午觉,做了一场春梦,被噩梦唬得大叫,醒来虽然一堆丫头侍候,但是只有袭人一人留在他身边,在不知不觉中,两人成就了好事。

男人对自己的第一个女人,总是会有点特殊的想法的,这也正常,只要是人,男女都一样。宝玉将来是可以三妻四妾的,但是,袭人在这层上占尽先机,任是谁当宝二奶奶,都不能越过去。

明朝的万贵妃为什么哪怕人老珠黄,也能长盛不衰?原因多半也还在这里。在寂寞的宫廷里,明宪宗,只有这么一位不离不弃的女子陪着他,安慰他,怎么不会把她烙在心上?虽然袭人和万贵妃不尽相同,但是,做为男人和女人,这点子事,有的时候真的说不清,却又出奇的相似。

袭人从此以后,在宝玉身边,俨然就是以第一自居。刚好,她又是贾母派过来的,第一等大丫头,别人都比不上,就算晴雯受宝玉的宠,也还是得排在她后面,暂时无法改变。晴雯不死,也没多大机会翻盘,何况这会儿晴雯还死了,能怎么滴?所以,宝玉一说该配海棠,袭人就生气了——站在她的立场上,也有理由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她也的确够贤德了。

平心静气地想,袭人有时候很可恶,比如她可能告了状,害得大观园一干人不得安生,尤其是晴雯,更是直接受害者。但是,她真的很能忍。

晴雯有事没事就找她麻烦,点破她和宝玉之间的情事,她也很没面子。虽然是上头许诺了,也得了好处,但毕竟没过明路,这种事不好大张旗鼓拿来说。可是,晴雯公开了她的隐私,她忍了。

众位丫头当着她的面笑她接了王夫人的旧衣物还高高兴兴地,她也忍了。虽没当面说她西洋哈巴狗,但事后知道,她也没有选择直接冲突的方式,如果放在晴雯身上,估计天都要点着了。

当然,咬人的狗不叫,她也不是好惹的。

宝玉出行,她打点衣饰;宝玉去上学,她收拾包裹;宝玉居家,她负责安顿;怡红院里的财产,她负责打理;节庆日里,她负责调度;贾宝玉最重要的命根子宝玉,她牢牢地守着,早上替他戴好,晚上替他包好,放在自己枕边……

这样的大丫头,用她自己的说法,的确也该排在前面,配海棠。只是命运从来不由人,她的未来,也不太好。(婉如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