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看过关于皇帝的诸多电视剧的话,想必下面这个场景大家会十分熟悉:大臣跪在朝堂之上,对着高高在上的皇帝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么,大家心中想必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万岁”和“万万岁”为什么会变成皇帝的专属称呼呢?“万岁”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着哪些含义呢?下面就听小编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最早的“万岁”倒不是皇帝独有的。战国以前,传世文献中并未有“万岁”之记载,但在一些铭文中已经出现了“万年无疆”“眉寿无疆”这样的字眼。战国时代之后,“万岁”一词开始成为一个较为流行的词语,它的含意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的字面含义,即祝福长寿长生的歌颂词;二是表示致敬赞叹的欢呼语;三是表示“死后”的讳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汉时期,伴随着专制皇权的确立和加强,这样一个拥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开始为帝王所独有,并逐渐成为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代名词。实际上,真正把“万岁”两个字变为皇帝独享的是汉武帝,当时随着儒家被皇帝定于一尊,“万岁”自然也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之上。

那么有人会问了,那么“万万岁”又是哪位皇帝首先使用的呢?原来,在唐朝的武则天女皇登基后,她虽然励精图治,国政日兴,但是她也非常喜欢别人奉承自己。而当时,当朝有一位学士姓白名马,极善拍别人的马屁,因此人称“拍马学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武则天路过玉女河,听敲梆声很有节奏,一时兴起,脱口而出一幅上联:“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而当朝的鸿儒学士却面面相觑,因为他们没想到武则天会出此俗对,这时,拍马学士灵机一动,立即趴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后奏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顿时龙颜大悦,于是,“万万岁”的称呼,从此就出现在历朝历代的金銮殿之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