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首届“科尔沁文化政府奖”揭晓,以抢救濒危民族文化为主旨的图文类著作《科尔沁博》,名列其中。
这是一部以抢救濒危民族文化为主旨的巨著——
.
.
经过数年的策划、拍摄、编写,在2016年末,在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全书的文字部分,由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蒙古族学者色音编写;图片部分,则由内蒙古著名摄影家戴·白古拉完成。
.
博,即萨满巫师。现代蒙古族也称萨满教为“博教”
《科尔沁博》中,作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博”的仪式、现实生活等方面入手,向读者展示这一濒危民族文化的真实情状。
这也是近年来少有的民族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形式
科尔沁萨满教是迄今遗留的蒙古族萨满教的一支,它不仅具有蒙古族萨满教的一般特点,而且还具有较浓厚的地方特色。
.
科尔沁萨满教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一带,它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有其复杂的原因。
.
首先,与科尔沁蒙古各部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科尔沁各部地处内蒙古草原的东北部,而西藏喇嘛教是从西南蒙古各部传入,然后才逐渐东行,传至科尔沁各部,相对较晚。
.
其次,也与科尔沁萨满教的斗争策略有关
在与喇嘛教的斗争中,一些科尔沁萨满采取了灵活的策略,曾一度巧妙地利用和吸收了喇嘛教的一些教俗来掩盖其本来的真面目,以达到“明降暗保”的目的。
因此,近代科尔沁地区的萨满教明显地带上了喇嘛教的色彩
.
和学者们拍摄的萨满照片不同,戴白古拉先生则更多考虑的是影像的表现力,重在用光和构图形象地表现萨满文化的神秘性,除了注意萨满的外在形象,更多地透过外形,去着力表现萨满内心的真实精神,捕捉神灵附体时的微妙而神圣的一瞬。
.
他充分挖掘萨满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摄影作品去呈现、抢救了一些濒危的民俗文化,进而促进了科尔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
.
.
.
.
博医术
博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