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倭寇为什么能在大江南北肆虐那么久,是倭寇的实力强大还是明军的防线太长兵力太少。那么同时代的明军在世界上的战力又如何?

倭寇的肆虐可谓是扯开了明帝国军队极弱的遮羞布。客观的说倭寇当时的水平并不高,来犯的倭寇当时都用的是武士刀,作战基本上就和强盗流寇是一种风格。武士刀在日本原是一种备用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战场上士兵大都拥有精良的装甲,武士刀只能劈砍,根本无法破甲造成实质上的伤害,所以 战国时代的日本军队真正使用的制式武器是长矛、火枪、薙刀和弓箭。作战也讲究长矛阵,可以说倭寇都不算是日本正规的武装,就在中国沿海等地连败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能够肆虐江南沿海,那是因为明军与倭寇相比更渣,整体更加堕落。倭寇进犯时期正好是传统卫所军制总奔溃,而新军制还没建立起来的时期,军队都是战五渣级别。不光是在东南有大量倭寇,在西北方向蒙古的俺达更是打的畅汗淋漓,总共就两万多男丁的部落懂不懂就打入山西,甚至打穿紫荆关杀到北京附近,逼迫京师戒严。

拱卫京畿的明军都那么水,地方明军实力更是惨不忍睹,更发生了闻名遐迩的“土木堡之变”。不得不说明军堕落的主要因素,就是“军户制度”。一个人祖先当兵,那其后代子子孙孙都要当兵,不能干别的。《木兰辞》中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就是如此。明代的军户不仅身份是世袭,就连级别和官职也是世袭的。直接导致指挥层大多是养尊处优的实战渣,文官们还拿军户当奴隶用,有的军户穷的连乞丐都不如,流行浮夸军户数目骗政府粮饷。实际就是不满编制的缺少训练的乌合之众。

《明世宗实录》记载一次对七十二个倭寇的围剿,官军“引弓射之 贼悉手接矢,诸军相顾愕贻,遂俱溃”倭寇居然个个能手接弓箭,官军惊讶后一起崩溃。这个桥段简直是侮辱人的智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还不算扯,《明史 日本传》记载突围的这七十二名倭寇追后居然一路杀到南京城下,洗劫浙、皖、苏三省,攻略杭、严、徽、宁和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南京翰林院何良俊在笔记里记载“贼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人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最后倭寇被全歼,但这股倭寇的战绩确实横行三省八十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这其中就有很多趁机多报空缺的,你一百我两百就变成死伤数千人了。不过明军的战斗力确实低到令人发指,在当时世界估计也就比印第安人和朝鲜好点,更别提同时代流行全幅盔甲的欧洲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吊打倭寇的戚家军其实并不是军官,戚继光就是苦于明军战斗力之低,甘冒风险,自己训练矿工组成的私军。即便是矿工出身的军队,也能够轻松吊打倭寇,可见倭寇的战斗力并不强。之前各种史料记载的神扯淡,只能更加突出明军内部的软弱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