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哒哒》栏目(公众号:dadatime)出品,每周五期,聚焦年轻人关心的科普话题。

回望2008年的中国,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等历史大事件面前,“限塑令”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这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将近十年过去,儿童节还是那个儿童节,“限塑令”却收效甚微。中国的农贸市场,菜贩仍会细心地用超薄塑料袋为顾客打包。超市里一两毛的塑料袋,在移动支付的年代,也就匆匆扫码而过了。面对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限塑令”显然有些无的放矢。

2017年11月初,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准备研究调整‘限塑令’”的方案,以扭转目前政府在塑料袋禁令上的颓势。在治理“白色污染”的问题上,中国的“限塑令”如何才能走出尴尬的境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中国“限塑令”的评价,当然不能以“一纸空文”一概而论。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表示,“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7年来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限塑令”在中国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同济大学在对上海市生活垃圾中塑料袋含量的研究发现,“限塑令”实行后开始两年其含量有所下降,到2011年又重新反弹,未能出现塑料袋含量持续下降的态势。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限塑令”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法令,却并没有深入到中国消费市场的各个角落。尽管对正规超市的监督管理相对成功,但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摊贩、走街串巷的小贩以及“夫妻店”等非正规渠道,依然在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打包服务。

从前超市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受益于“限塑令”的有偿使用,不少超市光靠兜售塑料袋便赚得盆满钵满。据央视新闻的报道,超市2毛一个小塑料袋,一年的纯收入就有15万多元。塑料袋这颗摇钱树,让中国的“限塑令”沦为了“卖塑令”。

在今天的中国,1毛钱掉地上都有人懒得弯腰去捡,人们购物花了几十上百,再多出两三毛钱买个方便也不会觉得是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塑料袋太便宜了,大家都不在乎”成了多数人仍在使用塑料袋的理由。

随着“限塑令”的出台,部分正规大型的塑料袋生产企业被迫面临转型或破产。例如中国最大的塑料袋生产厂商——河南遂平华强被迫宣布停产解散。而那些天高皇帝远的“三无”小作坊却仍在顶风作案,这部分企业导致的环境污染往往是正规企业的数十倍。

这批“黑市”塑料袋,装着你我的肉夹馍、小笼包和杂粮煎饼。对于小商贩而言,平均每个塑料袋的成本仅仅几分钱,却能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大家都送塑料袋,我不送,谁还买我的东西呢?”

尴尬的“限塑令”,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直接“打击先进”、间接“保护落后”的政策。不仅如此,随着中国人消费方式的多样化,10年前的“限塑令”在今天暴露出的盲区越来越多。

在近年兴起的外卖与快递行业,“限塑令”几近形同虚设。某外卖官网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每日订单达1200万份,累积用户2亿。包括餐盒与塑料袋在内,每天至少有2400万个塑料品被消耗。

2016年,中国快递业完成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同比增长50%以上,包装垃圾高达400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城市中心区快递包装垃圾的增量在清运生活垃圾增量中占比超过九成。

面对十年前声势浩大的“限塑令”,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却我行我“塑”。这些塑料袋大都很难重复利用,往往用过一次便进入垃圾桶。对于“限塑令”,许多快递服务站表示并未收到相关要求,业内都默认免费提供塑料包装。

2017年11月初,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研究调整“限塑令”,或将其管辖领域延伸至电商快递等产业。在2017年的“双十一”,部分电商也将启用“共享快递盒”,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快递盒使用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

尽管如今中国“限塑令”的纰漏颇多,却也并非毫无作为。有学者表示,“限塑令”最大的贡献是提升了中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所谓成事在人,废弃塑料袋可以让绿地变垃圾场,公民素质的高低同样关乎一个国家环境的命运。

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思·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由于其轻便、防水、造价低廉等特点,塑料袋一经问世即在全球量产,成为出行购物的“神器”。中国人民也纷纷丢掉菜篮子,空手出门,回家提着大袋小袋。

在“限塑令”政策实施之前,中国平均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超30亿个,其中光“买菜”一项,就要用掉10亿个。这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也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回收困难等原因,将“白色污染”推为了一项世界性的环保难题。

2002年塑料袋的百岁“诞辰”之际,没有鲜花和掌声,英国《卫报》甚至将其评为了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在中国,塑料袋占所有垃圾总量的3%-5%,每年消耗石油以百万吨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最直观地来讲,废弃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视觉污染,破坏市容、景观。对于不少景区而言,游客随手丢弃的塑料垃圾更是噩梦。四川峨眉山景区的清洁工彭文才,每年都要在海拔3079米的舍身崖护栏外下崖80余次,清理超过3吨的垃圾。

目前,世界上对于废弃塑料袋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与回收再利用3种。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想要完全清理塑料袋,人类并没有太多更好的方案。电影《缝纫机乐队》的推广曲《塑料袋》里唱的“没错我是垃圾,但我不可降解”,塑料垃圾的顽固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一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限只有25分钟,而普通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则需要200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味填埋会导致填埋地恶化为软质地基,今后很难再次利用。而焚烧塑料袋后释放的有毒气体不仅会加剧全球变暖,更威胁到人类自己的健康。

为大众所看好的塑料袋回收再利用,由于耗费人工,回收成本高,且缺乏相应的回收渠道,目前全球能回收再利用的塑料袋仅占全部塑料消费量的15%左右。

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环保难题,欧美对废弃塑料袋也依然感到头疼。塑料袋是欧洲海滩、湖泊与河流中第三大常见的垃圾类型,估计每年有80亿个塑料袋被丢弃于此。人类一个个随意的行为,对海洋生物而言却是一场致命的谋杀。

据英国海洋管理局的调查,在所有死亡的海洋动物中,有超过90%的病例腹部发现有塑料残留过去的25年里,有10%的海洋动物因被塑料袋缠绕,不得不搁浅海滩而死。当那些误食塑料却苟活的鱼类被端上餐桌,人类便会自食其果,如此恶性循环。

为了遏制“白色污染”的病毒式蔓延,2007年的欧美不约而同掀起了一场“无塑运动”。伦敦是世界上第一个限用塑料袋的城市,英国居民需要为使用塑料袋缴纳税款。

在美国华盛顿,购物者如果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但要向超市购买,同时还需要额外支付5美分的环保税。

2017年,非洲国家肯尼亚不堪生态环境的恶化,出台了全球最严“禁塑令”:销售或者使用塑料袋的人可能被处以最高4年监禁以及最高400万肯尼亚先令(合3.8万美元)的罚款。

各国“限塑”的成效也参差不齐。在北欧诸国,如丹麦、瑞典平均每人每年只使用2-3个塑料袋;而在葡萄牙等国平均每人每年仍要使用超500个塑料袋。回看中国的限塑令,也并没有改变中国。

塑料袋里装素质

对于塑料袋这个“矛盾体”,有人可以用它收拾垃圾,更多的人则把它变成了垃圾。在中国,想要了解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看他用塑料袋的样子就知道了。

长期以来,中国人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产权是模糊的,自然资源的价值——尤其是作为公共物品的价值几乎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点不文明不成大碍。

尽管“限塑令”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当菜贩用它来装袋时,你还是乐呵呵地接下了。即便大力倡导使用绿色环保袋,你依然坚持购买塑料袋,并表示自己为环保事业出过钱。

当然,还有一些不愿意为塑料袋付费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超市里的“手撕袋”来充当购物袋。和北京公厕里的卷筒纸一样,“手撕袋”在超市里同样是一件畅销品。或许中国会考虑也在超市安装“人脸识别器”,来保证“手撕袋”的正常供应。

“限塑令”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指向的社会价值:它通过对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收费,向整个社会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资源有价,使用资源需要付出成本。可惜的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资源有价的意识是淡漠的。

以全球“限塑”最为成功的爱尔兰为例,爱尔兰自发布塑料袋税之后,仅用4年就将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94%。爱尔兰的一个塑料袋高达0.15欧元,后又升至0.22欧元,以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价格,有力地改变了消费者行为。

与此同时,爱尔兰将“限塑”的重心极大地放在了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包括在学校、社区开展教育活动,分发环保宣传手册等。如今,塑料袋已经成为了爱尔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社会上已经形成不接受、不欢迎塑料袋的氛围。

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在谈论“限塑令”政策的漏洞时,何曾想过自己才是最大的那个天坑?毕竟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不堪重负,那我们之中不会有一个人会成为这场灾难的赢家。

最后送给大家《武林外传》里的“至理名言”:保护大环境,节约水资源。环保搞不好,小命就难保。

参考文献:

[1] Plastic Bag Bans in the World. reusethisbag.com

[2] Stemming the tide of plastic bags choking the world’s oceans. eia-international.org. 30th March,2015

[3] Kenya plastic bag ban comes into force after years of delays. bbc.com. 28 August, 2017

[4] 黄大君:“限塑令”执行困境及其化解研究——以“限塑令”在成都市的执行为例[D].电子科技大学, 2008

[5] 李丽洁,张乐天:“限塑令”的社会学思考[J]. 经济政策, 2008.10B

[6] 赵琴:“限塑令”在农贸市场止步——“限塑令”实施中农贸市场小商贩和消费者的博弈分析[J], 2009.7

[7] 玛依拉·吐尔逊,张立杰:塑料袋在欧美的使用与禁用[J].生态经济(中文版), 2014

[8] 中国财经观察网:“限塑令”10年,外卖、快递污染谁来买单, 2017.9.4

[9] 澎湃新闻:发改委:将研究调整“限塑令”,延伸至电商快递等新兴领域, 2017.11.3

[10] 今日话题:七年“限塑令”,到底有用还是没用, 2016.2.18

[11] 央视新闻:关注 | 限塑令实施7年不痛不痒 超市卖塑料袋可年赚千万, 2016.2.16

聚焦青年话题,搜索关注哒哒微信公众号(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时间,看最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