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炮巨舰主义达到顶峰,世界列强都开始竞相建造更强的军舰以便争夺海上霸权。当时日本建造了两艘长门级战列舰,这两艘战列舰与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和英国的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是当时世界上拥有最大口径和最大吨位的战舰,被当时各国海军界人士并称为“Big7(即海军七大佬)”。其中,主炮口径最大的便是两艘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号战列舰属于日本计划建成的新一代“八八舰队”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1921年,旨在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竞赛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主要海军国家的战列舰进行吨位限制和火力限制,而且美国和英国要求销毁日本的陆奥战列舰,但日本当局以“国内小学生都为该舰捐款,并且该舰已建成,如果销毁陆奥,会引起国民极大不满”为理由,强力坚持保留陆奥。在日本的强烈态度下,英国和美国只得让步。但是作为条件,英国又造了两艘装备有16英寸口径主炮的纳尔逊级战列舰,而美国则是造了三艘装备有406毫米口径主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在大和建成之前,长门一直是日本最强战列舰,而且由于大和号战列舰的建造、下水和执行任务都对外保密,只有高层官员知道。因此,在当时日本国民心中长门级战列舰便是守护日本的神灵,是日本的骄傲,同时也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象征。甚至许多家庭中都像祭拜神灵一样祭拜长门,祈求保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门级战列舰一号舰长门号全长216米,最大宽度29米,航速最高可达26节。拥有四座双联装炮塔,前二后二布局,。主炮为410毫米口径/45倍径/十年式主炮,并配有20门140毫米口径副炮,还有八门四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40倍往89式高射炮,侧舷装甲也达到305毫米。在当时,无论是主炮的口径,还是装甲,亦或是航速,都几乎没有军舰能和长门抗衡。这样一艘战舰在当时世界上毫无疑问是最强的,就算是后来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也难以与日本的长门抗衡。然而,等待长门的却不是光荣的战场,而是旧时代终结所带来的悲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以航母为战斗核心的战术的发展,大舰巨炮主义不再盛行,那些昔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海上霸王难以重现雄风。在新的战场上,拥有强大的装甲和火炮的战列舰事实上很难施展出自己的本领,虽然有威力强大的火炮,却不能随心所欲地用它来轰击敌军,虽然有那么好的可以抵御大口径炮弹的攻击的装甲,但在面对飞机投下的鱼雷时也束手无策。自然,作为优秀战列舰的长门也不例外,壮士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让它也无可奈何。再加上长门级战列舰被日军海军看作非到最后决战关头不得动用的王牌,以至于长门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都没怎么参加行动,好不容易上一次战场,参加中途岛海战,由于航母之间的空战失利,日本海军未能按照计划向前推进,竟导致长门一炮未发!世界前七的战列舰,装备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火炮,居然没有派上用场!在本方航母被击沉之后,由于美军使用空中力量追击(美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没有直接追击),因此长门不但没有用上自己引以为傲的大炮,反而憋屈地撤退,堂堂Big7战列舰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长门参加马里亚纳海战,日本海军惨败,长门只能再次随其它战舰撤退。再之后长门号战列舰又被编入由粟田健男指挥的第二舰队的第一游击队,但由于大炮巨舰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当时的战列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和荣耀,在飞机的时代中,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无用武之地。长门号战列舰不但未能使用自己的大炮建功立业,反而被拥有制空权的美军用飞机轮番攻击。虽然长门拥有可以有效抵御炮弹的、非常强大的主装甲带,但是水线以下部分却十分脆弱,对鱼雷的防护非常差,因此长门的定位不可谓不尴尬。到战争后期,长门居然又因为缺乏燃料一直停留在横须贺,始终没能上战场!无奈的长门,亲眼看着日本节节败退却什么都做不了。

到了日本战败之后,长门居然又被作为战争赔偿交给美国,被美国在比基尼环岛作为原子弹的试验靶舰,在试验中被击沉!悲哉!由于空军的发展和战术的改变,曾经不可一世的战列舰生存和行动越来越艰难,大炮巨舰主义时代的产物——战列舰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耀,逐渐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