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增广贤文》是明清时期学前儿童的主流启蒙教材。

其中有这样一句: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这句话的前半句说得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故事。

当时,王勃乘船去洪都(南昌)。

想要参加阎伯屿举办的“滕王阁杯文学创作交流会”。

又名,“知识分子装逼大会”。

大会开幕的前一天,王勃的船在马当遇阻。

时间紧迫,路途又远。

按常理来说,王勃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到的。

结果,王勃得到了天庭风力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

一夜之间,风推着船跑了七百里。

就这样,王勃及时赶到了洪都。

并写下了那篇技惊四座的装逼大作——《滕王阁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半句讲得是一个非常辛酸的故事:

范仲淹担任鄱阳市长(郡守)的时候,遇到一个穷逼书生。

这位苦大仇深的帮扶对象经常四处哭穷:

我太他妈惨了。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穷。

两个字就是苦逼。

三个字就是没有钱。

四个字就是贼他妈穷。

范仲淹听说这个人写字不错,便为他量身定制了一项扶贫政策——

给他买来了纸笔,让他去临摹“荐福碑”。

然后通过卖字脱贫致富奔小康。

结果当天晚上,一个雷把荐福碑给劈碎了……

可以说是非常倒霉了。

如果把两个故事总结起来,那就是——

人在运气好的时候。

仿佛所有神仙都会争先恐后地对你伸出援助之手。

点个烟都有火德星君替你代劳。

而在运气不好的时候。

扶个老太太过马路,都能碰上“沾衣十八跌”的碰瓷分子。

然后赔得倾家荡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古代还有哪些倒霉的人呢?

唐朝时期,有个人叫卢婴——

形象好,气质佳,又满肚子干货。

是个内外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卢婴这个人运气很差,而且总能让身边的人倒霉。

比如卢婴去别人家玩耍。

那家的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掉进井里。

或者被无情的火舌舔上两口。

简直是夜空中最亮的扫把星

所以,大家都非常嫌弃他。

当时,扬州的警卫处处长(兵曹参军)元伯和不信邪。

便把卢婴叫到自己家中,亲切接待了他。

两个人吃过饭以后,元伯和一家人依然平安无恙。

并没有出现孩子掉井之类的灵异事件。

元伯和非常装逼——

众君不胜故也。

你们在接触卢婴后会出现倒霉现象。

那是因为你们辣鸡

老子就一点儿事儿都没有。

结果当天,元伯和的府邸便被士兵包围了……

元伯和也被杀掉了(弃市)。

原来,元伯和的老爸元载在扳倒大太监鱼朝恩后。

整个人都膨胀了。

一天不装逼就浑身难受。

最后因为贪污惹来了杀身之祸,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据《新唐书》记载,元载被抄家时——

胡椒至八百石。

竟然搜出了数量惊人的稀有食材,胡椒。

唐代宗和众爱卿都惊呆了。

因为老爸的缘故,元伯和自然被毫不留情地干掉了。

元伯和以身试法壮烈牺牲后,还是有人不信邪。

有一个叫做陈少游的节度使,赞助了卢婴一笔钱。

让他去京城寻找就业机会。

卢婴拿了钱,便向着长安一路进发。

结果刚到潼关,便收到了朱泚造反的消息。

皇帝已经跑到奉天县去了(幸奉天县矣)……

看来,就连皇帝也不是扫把星卢婴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诗人孟浩然也有过一段非常倒霉的经历。

孟浩然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甘心当一名碌碌无为的布衣群众

于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跑到洛阳求官。

想成为一名拥有正式编制的公务员。

结果用了三年的时间,一无所获。

孟浩然不死心。

几年后又跑到长安寻求工作机会。

为了引起社会各界名流的关注,孟浩然曾在太学公然装逼(赋诗)。

技惊四座。

秒杀了一众高级知识分子。

王维(一说张说)得知大哥孟浩然不远万里跑到长安来踢场子。

便把他叫到翰林院切磋一番。

结果唐玄宗正好来视察工作。

孟浩然人怂胆小,“嗖”地钻到了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便把事情告诉了唐玄宗。

唐玄宗:

听说此人是个装逼好手,我要见识一下。

孟浩然没有办法,只好从床下爬出来临场作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浩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紧张得就像要上黑板做题的小学生一样。

张嘴就来了一句“不才明主弃”。

唐玄宗很不高兴——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明明是你自己不争气。

还想甩锅?

胡说八道,

于是,孟浩然便垂头丧气地滚了……

孟浩然滚出长安后,一直比较倒霉。

岁数大了以后,更是生了疮疽。

孟浩然康复期间,他的好基友王昌龄来找他玩耍。

孟浩然一高兴,便拉着王昌龄胡吃海塞。

吃了不少的鱼虾鲜货。

结果,毒疮复发而死……

王昌龄看着自己把自己吃死的孟浩然。

一脸懵逼——

我是扫把星?

还是这货太倒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时期,有个叫做李慈铭的知识分子。

这哥们儿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充满悲剧的血泪史。

李慈铭小的时候,是个智商爆表的神童。

学习效率极高。

十来岁的时候,就能跟大人们切磋文学了。

李慈铭年纪轻轻,便装得一手好

深受社会各界的钦佩。

于是,李慈航入选了越中地区的年度三好青年(越中俊才)。

李慈航少年成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成为光宗耀祖的大人物。

然而,李慈航很快便栽了一个头破血流的大跟头。

作为一个学霸,考个秀才对李慈航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难事。

结果李慈航先后考了四次,直到二十二岁的时候才考中秀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后……

中间更难

考中秀才后,李慈航开始参加乡试考举人。

这一次更惨,考了十一次都没能考中。

如果放在今天,大概是个——

复读了十一年依然考不上专科的败家子。

折腾了这么多年,却还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乡村知识分子。

李慈航非常失望,便决定放弃科举。

想回家买块地皮,弄个自给自足的绿色农业园。

从此过上陶渊明一样的隐居生活。

然而李慈航的希望又破灭了。

因为他发现——

就在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这些年里。

家庭条件早已一落千丈。

再也没有让自己冲动消费的资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慈航彻底迷茫了。

整天窝在家里思考人生。

成了一个啃老的大龄宅男

就在这时,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

清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开始明码标价地出售干部编制。

李慈航觉得这是个改写人生的机会。

便决定孤注一掷,进京买官。

李慈航充分了解行情后,决定入手一个组织部的科长(户部郎中)。

他的老妈为了帮他实现进军官场的愿望(遂其志)——

只好砸锅卖铁,为他凑足了买官的相应费用。

李慈航怀揣着对中产阶级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兴致冲冲地上路了。

结果,李慈航刚到首都,就碰到了一个演技精湛的老乡。

那老乡见李慈航身携巨款。

而且是个缺乏防骗意识的外来务工人员。

典型的“人傻钱多”。

便跟李慈航套近乎。

然后骗走了他所有的钱。

从此携款潜逃,深藏功与名。

李慈航被坑得欲哭无泪——

砸锅卖铁凑的钱,一朝回到解放前。

自杀的心都有了。

还好大学士周祖培觉得李慈航还挺有两下子。

及时伸出了扶贫的援助之手——

给李慈航安排了一个工作,月工资白银六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慈航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后,发现自己还是放不下对公务员生活的向往。

便开始四处借钱拉赞助。

像他妈个搞传销的。

最后,李慈航终于凑够了买官的钱。

进入户部,做了一个收入稳定的副科级小领导。

然而,李慈航进入政府部门以后,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因为他的工作是花钱买来的。

属于野路子出身。

所以,那些通过正经渠道获得编制的同事很看不起他。

而且,李慈航的工资少得可怜。

首都的消费水平本来就高,官场上乱七八糟的应酬又多。

李慈航的生活始终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苦逼状态。

梦想中的美好生活没过上,反而憋了一肚子无处发泄的窝囊气。

李慈航终于受够了。

于是,他上交了一份停薪留职的申请。

收拾收拾回老家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慈航毕竟是在首都镀过金的。

刚一回到老家,便被浙江巡抚马新贻聘用为浙江出版社(书局)的总编。

结果没过多久,他的母亲病逝了。

为了置办葬礼,李慈航又欠下了一屁股债。

再一次落入了“兜比脸干净”的窘境。

1870年,41岁的李慈航终于考中了举人。

然后又用九年时间考中了进士。

本来,领导给李慈航安排的工作在翰林院。

结果翰林院都是一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年过半百的李老汉不好意思跟他们厮混(羞与少年为伍),便放弃了这个职务。

那你当初折腾个什么劲呢……

几年后,李慈航被李鸿章聘用为北学海堂的名誉教授。

担任主讲。

年薪一千二百两白银。

李慈航的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然而——

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受到了“墙倒众人推”的一致弹劾。

李慈铭也跟着倒了霉。

很快,李慈铭便在忧惧交加中病逝了。

结束了自己持续下滑的苦逼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面对挫折和低谷的时候。

千万不要太过悲观。

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

落着落着,你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