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世界上现在通用的军衔制度,都分为将官、校官和尉官三个级别。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有帅官。我们中国就是这个模式,分三个级别,其中将官分为上将、中将、少将。有的国家在上将之上,还有出现大将,也就是四个级别。但是在日本军队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情况,日本军队里有大将,但是却没有上将。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日本军队组建时就没有上将

在日本古代社会中,日本全国就只有一个将军,那就是征夷大将军。接下来是大名等等,那个时期没有什么将官的说法。在19世纪后期,美国舰队迫使日本开放了国门。随后,其他的西方强国也开始侵略日本。日本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比清朝快得多,在清朝还在极力维护所谓同治中兴的时候,日本已经开始了一场影响自己命运的明治维新运动。在这次运动中,日本在各个方面向西方列强学习,连自身的军事制度也进行了改变。但是日本也保留了自己军队原有的一些东西,例如原有的佐官制度。1870年,日本推出了自己的军衔制度。日本仿照法国军队的标准,制定了自己的军事制度。也是和西方军队一样,建立了三等不同的军衔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日本军队中有一个十分奇怪的情况,那就是只有“大,”而没有上。以当时的将官为例,日本军队中的将官分为大将、中将、少将,根本没有上将。佐官和尉官也是这个情况,只有大佐和大尉,而没有上佐和上尉。这是日本特有的模式,与苏联军队的模式不同,与美英等国的模式也不一样。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和日本的口语发音有关。在日本的口语发音中,上和少十分的接近。如果口语发音不标准,甚至会出现混淆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相互混淆的情况,日本干脆直接越过的上,称原本的上将为大将,原本的上佐为大佐。其实日本军队中的大将,与西方军队中的上将是同等的。西方媒体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是按照上将进行翻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日本军队的大将与苏联大将完全不同

在美英等西方军队中,将官、校官、尉官都是上中下三级。日本军队的军衔虽然名称不同,但是种类却是一模一样。苏联在军衔方面则是自成一派,苏联军队的军衔虽然也是分为三等,但是每一等都是4级。例如将官中就有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西方国家根本没有大将、大校、大尉等军衔,在翻译这些军衔的时候,西方国家曾经十分头疼。在西方世界中,对大将的翻译是“资历很深的上将。”不过在大将的上边还有各级帅官,苏联的大将数量很多。在建国的初期,我们也曾经出现了元帅和大将军衔,也就是十大元帅十大将。但是现在,我们的最高军衔也只是上将。目前,日本自卫队的军衔中,出现了将一、将二、将补等等级,还是那么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