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年(曹魏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蜀汉的第四次北伐,蜀军粮尽退军。撤退时,魏方车骑将军张郃被射伤,其后伤重病死。从蜀方第一次北伐开始,由于连年派出数万规模的军队出征,而每次均为兵粮不足而要退兵,所以诸葛亮在其后的三年里休养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3年北伐曹魏的条件日渐成熟,遂遣使入吴,与东吴商定共同攻魏。234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攻魏,司马懿却一直避战,然而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因病去世,从此蜀汉彻底进入衰亡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此战之中诸葛亮的死与一人手中所拿的竹竿有着极大的关系。战争过程中,曹魏皇帝,曾派辛毗督战。在辛毗营房的门口立着一个高约一米八的竹竿儿。上面还束有用牦牛尾制作的三重节旄。这个东西叫节。在汉代,凡是有官员手拿这个节,就如同皇帝亲临,象征着皇权。这叫做“持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持节”大臣,辛毗的权力可不小。在和平时期,持节大臣可杀没有官位的士民。像现在这样的战场,辛毗不仅可以直接代表皇帝发布命令,同时也可斩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

而且主帅司马懿都被辛毗给“制服”了,而曹军看到这个节,即使再受蜀汉军队的辱骂,也不敢要求开战了,所以曹魏就一直避战。从而耗死了诸葛亮,蜀汉北伐随即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