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天朝上国的大清王朝,蔑视洋人,最后被远渡重洋的英国舰队用炮弹炸开了城门。那一刻起,中国屈辱开始了,第一次的鸦片战争打响,结束后割地赔款,损失惨重。除了财富,那场失败惊醒了无数国人,让所有人擦亮眼睛看清楚那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的一个人也是从“天朝之梦”中走出来,也就是湖南人魏源。他最早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家学士。鸦片战争给他震惊之余,他也好好的去整理了思绪。悲愤填膺,怀着满腔爱国之情,他投笔从戎。事参谋一类的差事,还曾一度前去前线审讯俘虏。

原本的井底之蛙,因为这段经历,深感自己乃至整个中国都对外界一无所知。此时此刻,上至皇帝、下至臣民,都还在弥天大梦中酣睡。他要改变这一切,他要让所有人拥有正视外部世界的勇气,于是在好友林则徐的鼓励,他开始创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要创作一部众不同的书籍,要通过这本书让国人明白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要让所有国人都知道先进科学技术。而且还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把这句写在了序言中。

不过魏源和其他国人一样,从未出过国门。更别说亲自去考察,唯一的方法就是资料中了解。好友林则徐提供了巨大帮助,林则徐曾经人手翻译许多资料,他将这一切交到了魏源之手,望他能改变中国现状。而那些资料就是魏源的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后,这本名为《海国图志》编撰完毕。这部书一经出世,犹如平地惊雷。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给无数懵懂无知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窗户,一个通向新世界的窗户。因此,魏源被后人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然而,看得人虽多,却无法进入皇族的法眼。普通人只能是有感而发,真正的还是要靠政府。但朝廷却没有给予重视。许多朝廷官员思想封建,根本接受不了“蛮夷”的技术。同样也无法接受这部对“蛮夷”的赞美。大臣们拼命地诋毁这部书籍,主张将其摧毁。

《海国图志》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变,左宗棠也曾经说过:“20年来中国没有任何改变。”是的,那个时代的人民是无法改变的,千年的根基此刻成了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海国图志》才刚刚开始它那改变国家的任务,可惜对象不是我们。

也是莫名其妙的,《海国图志》被一些人带到了日本。日本上到天皇,下到平民都产生了极大地兴趣。很快,整个日本就掀起学习,甚至是利用《海国图志》的热潮。中国被英军轰开大门,而那时的的日本,也是刚刚见识到美军的军舰。同样的,日本与中国是处在一样的环境。

他们需要了解外面世界。虽然他们没有魏源,但是他们却拥有了《海国图志》。这场名为《海国图志》的及时雨让日本看到了外国人的先进思想和文化,那些科技也让他们着迷。此后,日本发动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大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后,当我们被日军打的节节败退之时有多少人想到那本被国人忽视的《海国图志》呢,是要讽刺魏源是汉奸,又或是承认当时我们的无知。我们只能记住这一切,然后愤然前行。或许再过百年,中国曾经的辉煌会再现,只是那一刻起,看到这一切的不只是我们中国人,而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