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王洞的故事——曾今被遗忘的麻风病村,现在的世外桃源

麻风病康复村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得了麻风病,那个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把病人隔离起来,渐渐的就形成村子。毛王洞是1980年麻风康复者彼此组成家庭,安家落户,孕育子女。如今村子共有23户人家,140余人,其中麻风康复者40人,村里还有许多年轻人和孩子,他们是康复者的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复者们在村中朝夕相处,一些人便自然结合,组成家庭。陶石保和王英秀便是这样一对夫妇。他们的身体由于疾病都落下残疾,但并不影响他们操持农活,养儿育女。他们共生育6个孩子。目前两个儿子在村中与他们一起生活。

陶石保年轻时就会用土法养蜂,收点蜂蜜给孩子们吃甜味。但是土法养蜂是在原木挖出的树桶中做蜂巢,不适合量产。从2015年开始,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启动了麻风村生态养蜂项目,给村民培训新式养蜂法,提高产量和质量,带动他们脱贫致富。陶石保的小儿子陶永彬现在是村里的养蜂技术带头人,他徒手将蜜蜂从老式蜂箱搬进新式蜂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彬今年24岁,在毛王洞出生长大,从小便感受到外界的异样眼光。曾经有外村人从毛王洞经过,是捂着鼻子走的。毛王洞的教育条件也不比外界,永彬上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了。成年后他曾出去打工,一年能赚三四万,但考虑到年迈的父母,他又选择回到毛王洞,以年轻人的智慧和干劲来自谋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连虎和妻子杨映芬也积极加入了养蜂的队伍。对于爱情,陶连虎曾经是自卑的,他说青春期的时候即使看到喜欢的姑娘也不敢出声。后来他经人介绍认识了杨映芬,她毫无顾忌地接受了陶连虎的出身,嫁进毛王洞,陶连虎渐渐消除了很多顾虑。杨映芬说,自从养蜂以后,陶连虎的话比以前多了,性格也开朗了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到5月,是蜂蜜的收获季节,由于前半年天气好转,这一季的产量有很大提升。蜂巢中充盈着沉甸甸的、晶莹的蜂蜜。永彬把割下来的蜂巢分成两部分,品质最上乘的用来采集商品蜂蜜,其余的留给蜜蜂,作为它们在非花季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永彬和陶连虎是大山的孩子,熟悉山中的一切。有时他会去山里捉野蜂来养。他的眼睛像鹰一般,能远远看到蜜蜂的飞行轨迹,一旦发现一只蜜蜂,他就能跟踪找到蜜蜂的老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8月,一个服务麻风康复者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应运而生!汉达为麻风康复者提供的服务包括社会和心理康复、生理康复、经济恢复等,致力于改善麻风康复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汉达康福协会云南办负责人梅子说:“现在,麻风病已经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疾病了。而且像毛王洞这样的康复村,生活着的都是已经治愈了的康复者。”

五十多年来,毛王洞经历了三代人的变迁,第三代的孩子已经对“麻风村”这段往事记忆模糊。这个带有历史特殊性的标签势必被时间慢慢洗去,毛王洞以自然新乡村的面貌重新回归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故事——一群大学生,毕业来卖菜。

我们是7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一颗回报土地的心,一直坚持生态食材,一起支持小农生态耕作,我们一起分享健康,一起与生态小农寻找生活的味道,寻找生命间的平衡,寻找人与自然的健康。

我们在路上,不曾动摇信念。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食品,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有梦想,离土地更近些,回报自然。我们走的很慢,我们在成长中去体悟更多,也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奇迹。我们相信——梦想可以实现! 我们在路上,不曾孤单,有一路陪伴的农友和社友,他们支持陪伴,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09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城乡互助,支持小农生态耕作。我们消费者方霞老师写到:“从产地到餐桌的漫漫长征路上,一篮菜的人情故事说都说不完;一篮菜有感情的菜,让生产、消费两端的距离不再遥远,拉近彼此的心;一篮安心的菜,是食不安心的恐慌中最安心的依靠。

共同购买,就是找一群人挺一群人,除了需要有自觉意识的消费者,也必须有意志坚定的农友生产者;一篮菜里装的,不只是农产蔬果,更是农友给社员家人般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影响并支持了几十个小农转型生态种养,我们通过消费者的力量支持了近几百亩土地连续5-6年不再使用化学农药、除草剂、化学肥料,拒绝转基因品种,保育老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8月,我们联合了近50位核心消费者共同发起城乡互助消费合作社。我们希望聚起这样一群关注生态环境、践行绿色生活的城市消费者,一起来力挺另外一群可爱可敬的生态食材生产者。正如社员家人王兴伟所说:“一群人挺一群人,最后要变成一家人。”

毛王洞就是我们关注的生态种植地之一,这儿有许许多多原生态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王洞生态番茄(左);市场上的(右)

酸果,一种滇东南一带对老品种西红柿的称呼,如文山丘北县、富宁县等地,如师宗县等地。酸果的特点是果型小,生长旺盛,可以自留种。这个酸果的味道其实酸甜不一,因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自留种的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也有一些差异,口感不太相同,如师宗县平寨村老品种生态大米种植者熊猫家的酸果偏酸,丘北县毛王洞村陶连虎家的酸果熟透了偏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外人看来,滇东南一带至今仍然自留种种植这样的老品种番茄,有些意外。但在毛王洞看来,这已经是他们生活中必须的一部分,几乎每家菜园里都种得有几棵。当地人喜欢用酸果作为蘸水配料,在火塘边,用火炭将酸果烤熟,加上揉碎的火烧丘北辣,用菜汤拌匀,就是最好的蘸水,无需醋和酱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留番茄种的方法

2016年4月底,我和小伙伴重任跟随汉达康复协会的志愿者来到这个偏远的麻风康复村毛王洞,听说这里的人们还保留着这些老品种的番茄,就萌生了让陶连虎大哥试种一批生态酸果的想法。2016年7月前后,我们通过消费合作社“共同购买”了毛王洞290公斤番茄,吃到的消费者几乎所有人给予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我上大学时的老师云南师范大学能环学院范书记推荐参加“社创之星”大赛,第一个环节是资格众筹。去年8月我们用不到2个小时时间众筹了消费合作社第一批社员近50位(1500—4500元/位),事后问起一位参与众筹的消费者为什么这么快速的决定加入,她说:“吃出来的信任”。这句话一直很触动我,我想她的信任来自于我们一直坚持的产品质量和一直以来我们所做的事都坚持初心“支持小农”。本次众筹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毛王洞生态种植的老品种番茄和土蜂蜜。

放心的土蜂蜜

在取蜜、过滤、罐装、消毒、包装每个细节都注重卫生,取蜜人都身穿卫生服、口袋口罩、头戴帽子、脚穿一次性鞋套进入隔离卫生帐篷内。全程对卫生进行监督,确保蜂蜜的品质。

温馨提示

1.计划种植的番茄大概在7月份左右逐渐自然成熟,我们不能保证一次发出。

2.只建议昆明市区内的朋友支持众筹番茄,昆明市外可支持蜂蜜。因为毛王洞离昆明300多公里,运输困难,番茄已成熟,快递很难做到新鲜送达。

3.土蜂蜜在5月10日前后汉达协助取蜜,支持后会尽快让大家尝到新鲜的春蜜。

众筹入口:传送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