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6岁的台湾才女、美女作家林奕含因罹患精神障碍而自杀。作为个案来说,其个人人生经历前后的极大反差,患病和寻医求治的长程性,病情的复杂性,患者的自我救赎努力过程,事件结果的突然性以及反映出的广泛的社会问题、影响力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度,无论是对于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有着典型的研究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7日,媒体报道26岁的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在自己家里自杀身亡,看到她曾经美丽的面庞和知性的笑容,不禁为她的遭遇深感遗憾!用天妒红颜都不足以形容心中的惋惜。当时就想从心理的角度解析一下林奕含的心路历程,苦于身在大陆,资讯太少。这几天,随着媒体的持续报道和披露的信息越来越详细,本人作为心理学爱好者试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解读这个不幸事件,希望能对社会起到一点警醒和防范的作用。

一、林奕含自杀事件回放

1、一人独居,自杀时没旁人在家

4月27日中午,林奕含的丈夫拨打林奕含的手机都联络不到她,赶紧前往台北市的家中察看,才惊见她已在卧房内上吊身亡。林奕含已与丈夫分居。警方在现场找到遗书,家属说她最近心情较低落,但不解她为何寻短见。

心理分析:家人明知道林奕含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却让她独自居住,虽然有尊重她本身意愿的考虑,却失之于防范。严重抑郁症患者,最好是有家人和朋友贴身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自杀前一晚,表现似乎正常

林奕含,1991年出生,今年才26岁。林奕含在高中时得了重郁症,从16岁起就固定到精神科接受诊疗,但医生却一直没有给她明确的病名。就在26日晚,林奕含还在脸书贴讯息,内容是征求“太妍台北演唱会”的票,不过周四却传出过世消息,让亲友、书迷震惊。

心理分析:抑郁症患者外表、日常行为和正常人完全没有区别,前一分钟还和你笑语嫣然,后一分钟就有可能飞身跳楼。因为他们的内心早已对周围以及这个世界绝望。他们的内心世界,旁人完全不懂或无从了解,但是孤独一人生活是抑郁患者的大忌。

3、只是习以为常,其实已有端倪可寻

林奕含的大学老师、台湾作家陈芳明在脸书上说,3月17日林奕含还回学校看他,也带来刚刚出版的小说,“那天她说话特别开朗,她说,其实状况很不好”。

心理分析:这个时候的林奕含以及明显表露出自己的心理状况,但是因为朋友、老师都知道她罹患心理障碍已10年,可能并没放在心上,以为和平常一样。但是现实中,一些重度抑郁患者往往是因为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件事情告一段落,似乎没有什么牵挂,再或者做了认为自己经过很大努力而完成的一件事情,反响未如预期陷入更彻底的绝望。作为亲人和朋友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标志性事件的影响。不能被外表迷惑。

二、家庭环境、学习及罹患心理障碍后求医以及自我救赎

1、家庭出生富裕,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生

林奕含的父亲是台南市的知名皮肤科医生林炳煌,被外界称为“台南怪医黑杰克”,因而林奕含也被外界称为“台南怪医千金”。

从外表来看,林奕含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女生,非常聪明又漂亮!

当年林奕含是台湾台南市女中唯一年级学测满分的学生,还曾拿下全台湾数学竞赛第一名。当时被台湾媒体报道称为:“最漂亮的满级分宝贝”。她不仅学业优异,还爱好体育和文艺,当过排球队长和校刊主编。

心理分析:林奕含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温暖,父母对她的关爱又无微不至,可以说儿童时期的她心理、生理地成长都非常健康。加上因为从小到大都承受来自于周围人们的一致夸赞,她也确实承受得起这样的夸赞。她逐渐形成了一个这样的自我意识,就是无论从外貌和学业都非常优秀的自己。按照大陆的话来说,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罹患精神障碍,求医、失学

16岁起,林奕含每周两次都要从台南到台北花一天的时间看病。因为缺课太多,曾经的学霸差点高中不能毕业。但是因为曾经的学测满级分的成绩还是让她顺利上了大学。2009年林奕含18岁高中毕业入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台湾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亚洲排名第46,大陆只有7名大学排在它前面),但是入学两周就因为抑郁症恶化而休学。2012年21岁林奕含重考上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亚洲排名119名,相当于大陆的四川大学),师从当代台湾文学研究学者陈芳明,第三年因病情发作再度休学。

心理分析:一方面长达5年的心理及精神治疗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可能是学业压力、周围人另眼相看的压力(她自己反复提到的精神病污名化)叠加到原有的心理疾患上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又看到林奕含追求完满的自我始终没有放弃。这体现在,当意识到自己有病,不顾旁人另样眼光,16岁就主动需求治疗;始终也不放弃心中最初理想,上大学完成学业,第一次因病修学,3年后再次考上大学。这个时候,我们真的要为一个常年罹患心理障碍的女生的不屈不挠喝彩。

3、不能完成大学学业,失去实现人生最大愿望的机会

今年1月份,刚好到了林奕含2年的复学期限,因为吃太多药物,每天睡眠的时间必须超过10小时,也无法稳定作息,林奕含没能重回学校。

“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要休学1次、2次?为什么不用工作?没有人知道我比任何人都不甘心,这个疾病它剥削了我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我曾经没有空隙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原本可能一帆风顺的恋爱,随着生病的时间越来越长,朋友一个一个离去,甚至没有办法念书,而我多么地想要一张大学文凭。”

心理分析:因为没有拿到大学文凭,不能实现人生最大愿望,对实现完满自我是一个挫折和打击,增加了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疾病本身的痛恨。实际上,表面上是对疾病本身的痛恨,内心深处应该是对造成今天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的痛恨。最关键的是它破坏了林奕含原先正常的家庭亲情、社交关系,使自己变的孤立和封闭。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倾诉,孤立进一步造成了她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治愈的难度。

4、仍不放弃对完善自我的积极追求,自我学习,提笔写作

在罹病失学后,林奕含仍维持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并持续写作。在今年2月出版她的第一本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上市就畅销,已5次再版。

心理分析:非常遗憾的是,2次考上大学的林奕含还是因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在大三那年24岁又不得不休学。这个对林奕含的打击可想而知。关键是当时申请休学发生的一件事情给她的心理造成新的创伤,这个后面再分析。但是,此时的林奕含任然没有自暴自弃(遭受心理创伤的人最容易有的退行行为),在家自学,广泛阅读,并拿起笔,以极大的勇气拿起笔把自己遭受的痛苦、不堪回首的经历用小说的形式写下来。虽然勇气可嘉,但是这种直视自身最深的阴影、黑暗、痛苦和重新揭开的伤疤对于此时的林奕含是不合适的,下文进一步分析。

5、在人格的缺陷没有修补成功前,直视内心最深的黑暗面临极大风险

林奕含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16年4月结婚前的几个月,每天晚上,父母都以为她在正常睡觉,其实她是躲在厕所里拿着电脑,一边哭一边写作。因为非常痛苦,不能自主身体行动,一手抱住自己的身体,一手只能控制一个手指写作。

心理分析:因为来自外部的心理创伤,必然打断林奕含的自我完善、成长的进程。不仅造成机体的严重不适应,还引发对自我的严重不认同,结果是造成了林奕含的人格扭曲和极其脆弱性。这个时候一般人的心理防御措施是逃避,表现为合理的压抑(有意识的选择性忘记)、转移以及佛洛依德所说的升华。而林奕含始终沉浸在这一失望、悲伤、不能自抑以及严重抑郁的情境中;在人格没有得到修复、成长、强大前,虽然利用小说来揭开伤疤、使自己直面心灵深处最黑暗的伤痛,固然有其勇敢的一面,但是对于此时的林奕含来说,却是不能承受之伤痛。可是我们怎么能责备林奕含这一聪明美丽的女孩的自我救赎的努力呢?外在因素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而是反作用。顺便提一句,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让患者改正错误的认识,回归到正确的认识上来,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但是往往找不到合适的那个点,为求治疗的速度和效果,轻易揭开患者心灵伤疤,效果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心理创伤原因及心理障碍分析

一般人说的心理创伤或挫折,指的是外在因素对心理活动(自我意识成长)的非建设性干涉、影响或直接侵害。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就是外力的因素使个体的自我完善、实现的进程中断或缓慢,那么人格就得不到成长,从而造成心理障碍。就林奕含的人格障碍来说,是非常复杂的,一开始原因单纯(危害最深),到后来各种不利心理健康,人格恢复、成长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叠加出更广范围的心理障碍来。

1、幼时遭性侵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

经媒体后来报道,林奕含是因为幼时遭遇补习老师的诱奸而罹患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重度抑郁症。具体时间现在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林奕含本人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是13岁时遭补习老师诱奸、性侵。

第二种,林奕含不幸离世后,其父母透露说是8、9年前,那就是在林奕含17、8岁的时候。

第三种,有说林奕含是16岁遭遇性情,根据是因为16岁是开始到台北看精神科医生。

第二种明显不符合逻辑,因为林奕含16岁就开始寻医治病。最后一种也不符合心理障碍的发生过程,一般来说,它会有一个遭受创伤和挫折、产生心理障碍、萌生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的念头、付诸行动的时间过程。从林奕含自己透露的心身受害之深,绵延时间之长,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她在13岁时遭受补习老师性侵。

心理分析:13岁就遭受诱奸和性侵,这对林奕含的身、心都造成极大的创伤。因为13岁的女生,无论是身体和心理都远远没有发育成熟。在幼小年龄遭遇这样的伤害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靥。在这个事情中,生为医生的父亲、母亲没有尽到责任,如果能即使发现孩子身体的异常变化,及时报警,惩罚坏人,对林奕含的心理创伤的恢复并不是于事无补的。

2、学业的压力、朋友的不理解和远离加重心理疾患程度

林奕含的整个心理障碍个寻医的过程发生在高中时期到去世,一贯在旁人眼中聪明、美丽的她对自己的期许当然也比较高。可是因为一周两次北上台北看病,却造成学业成绩大幅下降,这也成为她不能接受的痛。而社交的不正常和朋友的远离,也使她变得孤立,同时自己因为巨大的身心创伤也使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也会有意识地选择主动逃避。

心理分析:一方面学业压力造成紧张和焦虑;一方面内心期望自己和周围人一样正常,却久医不愈。16岁的林奕含自己每周两次花一天时间从台南到台北看精神科医生,甚至不惜学业成绩大幅下降,这说明她希望医生能治愈她心理疾患、重新实现完满自我的欲望该有多强烈!然而事与愿违,这些都造成了新的失望和焦虑,加重了心理疾患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后两周就退学。

3、学校关怀的缺失加重对社会的不信任感

2015年从政治大学休学前,林奕含拿着诊断证明,向系主任解释为什么没办法参加期末考,他响应道:“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自杀,我看妳这样蛮好、蛮‘正常’的。”系主任接着拎起诊断书,说出林奕含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9个字:“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

“我很想问他,是用什么来诊断我?我的坐姿、洋装、唇膏,或是我的谈吐?这个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想象和期待是什么?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褴褛、口齿不清、60天没有洗澡去找他,才会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又或者他觉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虽然当下我很懦弱地只答道,从医院拿的。”

心理分析:社会对心理障碍患者和精神病的误解造成另眼相看和另眼对待,这些林奕含都体会很深很广,进一步压缩了她对社会的信任和求助空间及信心。糟糕的是多重经历和经验让她产生了习得无助感,这会让她产生被社会抛弃的负面心理。

4、失去父母、家庭的亲密关系又无法重建

“没有人知道我比任何人都不甘心,这个疾病它剥削了我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我曾经没有空隙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原本可能一帆风顺的恋爱,随着生病的时间越来越长,朋友一个一个离去。”

“奇怪的是,没有人要听我讲内心那个很庞大的骚乱、创伤、痛苦,没有人知道我害怕睡觉、害怕晚上、害怕早上、害怕阳光、害怕月亮。”

心理分析:可能是出于结婚成家后是不是有利于心理障碍的改善,于是林奕含在2016年结婚。但是没多久就和丈夫分居。这说明这时的她连正常的家庭生活以及性生活(因为心理创伤就是性侵)都不能拥有了。也就是说,她已经无法和家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了,可是她的心理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却是最需要积极的家庭亲密关系的。

四、社会及家庭责任的缺失导致林奕含的习得无助感

这部分从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林奕含心理障碍的成因和为什么久治不愈。

1、家庭关怀和性教育的缺失

前面已经讲过了,林奕含13岁遭遇性侵,其父母却没有及时发现,是父母责任的严重缺失。另外,林奕含在她写的小说里借女主角说出她自己要说的话。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写道:“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性教育的缺失不仅来自于家庭也来自于学校,没有教育女孩如何保护自我。这个现象今天不仅在台湾,在大陆也是普遍存在。

另外,林奕含看了10年的精神科医生,其父母尽不知道女儿病因是什么,这对父母够失职的。

2、学校责任的缺失

林奕含后来披露,就她知道的台南女中还有三个女生也遭遇补习老师性侵,其中一个还被黑道威胁,拍了裸照。而在林奕含自杀离世后,台南女中表示,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台南女中不仅存在性教育缺失,还存在着学生保护严重不力的责任。林奕含从16岁起就每周两次每次一天时间到台北分别看精神科和心理医生,这么标志性的信息,时间长达3年,全校第一名的学生落到高中差点不能毕业,这个学校干什么去了?

林奕含申请修学时,一个大学的中文系主任怎么可以说出那么没有水准的话?起码的人文关怀都没有。

3、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严重失职

“很多年不知道怎么过的,礼拜一的时候跟自己说明天是礼拜二,一天天挨过去,到礼拜四告诉自己明天就可以看到医生,我就可以活过来。”

林奕含计算日子的方式以星期五为基点循环,如同仪式一般地回诊、拿药,把所有说不出、无人听的事情都讲出来。除此之外,还有每周二的心理治疗。尽管从高二16岁起到如今快26岁,固定到精神科接受诊疗,医生却一直没有给她明确的病名。

第一、林奕含13岁就遭遇到诱奸,按照台湾法律,无论当事人愿意与否,施害人都得承担刑事责任。无论是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都有义务通知法律部门。如果当时采取措施,林奕含的病情会大大减轻,这个下文会有分析。

第二、林奕含的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形成原因是非常适合联手家庭开展积极治疗的,但是很遗憾,本个案中并没有看到这种情况。

第三、长达10年的治疗都无效,甚至越来越严重,早就应该放弃之前的治疗方案,寻找其他有效办法,或者推荐其他比自己水平高的医生或治疗者。

心理分析:本个案应该适合人本主义加行为主义的综合治疗。用人本主义让她重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使人格得以转变、成长,同时辅助积极家庭治疗。用行为主义的疗法是让她多参加户外运动,如徒步旅行、登山、游泳等高体力活动,有意识地改善体质和行为方式,用外显的量变达到质变的目标。

4、社会对精神病的污名化(另眼相看)

当医师面对个案努力去除标签化的处境时,外在社会加诸的话语与眼光,却是此一疾病躲也躲不开,愈加内化与患者成为一体的标签:得了这个病,是一个丢脸的事,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因此高中时,她必须每周两次从台南花一整天的时间搭高铁上台北,导致缺课太多,差点毕不了业只剩国中学历。

“上台北”这三个字,就接近所谓精神病污名化的核心。我是台南人,在故乡生病,为什么每一个长辈都告诉我,要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治疗我的疾病?”

5、寻求朋友的帮助,得到的是失望

前3年生病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林奕含会打电话给仅有联络的两三位高中友人,那些因担心而想要拼命将她从悬崖边拉住的关心话语,就像规劝或教导,将她们之间越推越远,终至断裂。没有朋友,只剩下写文章,理出那些不舒服的源头。

“听起来很矫情,但对我来说是真实的。不得不放弃跟人求救,自己找出一个方式,因为会一直抽搐,一手抱着身体,另一手一个键一个键地打,一面掉泪,从早上起床到写完一篇大概要花8、9个小时。很希望有人说写得很好,最好是称赞与核心无关的修辞,就离我比较远,就好像‘它’代替了我的痛苦。”

6、施暴凶手一直安然无恙,更是加重躁郁症

林奕含在接受访谈时曾经提到过那个原型老师,说自己并不生来就会仇恨,但确实想要物理性伤害那个人。

“书里那个老师的原型人物,我常常跟我的医生说,万一那个人哪天老死了、寿终正寝了,我会轻视自己一辈子。”林奕含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她只知道,自己不是天生就有伤害别人念头的人,“我不是生来就会仇恨别人的人,可是我确实地想要物理性地伤害他,但我做不到。”

林奕含坦言,写下这个东西并非为了净化心灵,书写过程也极为痛苦,“因为即使我写了,那些确实疯了的房思琪,或是不能再去上学、被父母关在家里不见天日的房思琪,也不会再出门,不会神智清醒,连李国华(小说中的补习老师)也不会有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但是我现在已经接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了。”

心理分析:以上这段话对于认识林奕含自杀前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很明显,她想报复,却感觉无能为力,对自己更加失望。如果说之前对社会比较失望,对自己还有点期望(自我完善的倾向一直在林奕含意识里起作用),那么现在她的习得无助感已经很深了。

7、痛苦地书写小说,揭开伤疤,也无法得到心理平衡

以下引用台湾媒体对林奕含的采访:

面对苦难,林奕含觉得即便写了这样的小说,残忍的事实也会继续发生。人们可以报复邪恶的方式几乎没有,甚至,市面上的心灵鸡汤宣扬着和解。多少创作声扬原谅:“我讨厌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和解,我很讨厌原谅,非常。之前有关于慰安妇阿嬷的《芦苇之歌》,或是很多电影在结尾都会放上一个新生婴儿,象征新生,我看了就很生气,很多事情都不能得到新生,死掉的就是死掉了。”

林奕含太气愤时,眉心皱成漩涡,窝藏伤心的黑洞。我问起她如何看待以结构出发去解决现状?“我知道站在长远的历史来讲,确实会新生。我这本书可能有人会得到警惕,有人也许得到安慰。但我所知的经验,就是他们(指书中人物及原型)没有了,永远不敢出门了,她疯了,如何跟我说有新生?如何告诫世人房思琪成了一个教训?这样太残忍了,我不能和解。”

心理分析:在13岁被诱奸的那个时候,林奕含认为自己已经死了,永远回不到那个美丽、聪明、人见人爱的小女孩了。她的美好记忆也许永远停留在13岁以前,她始终不能接受被玷污的自己,种种经历让她也不能接受这个社会的许多人,甚至这个社会。因为对自己的高道德标准要求,连自己都厌恶了。

五、林奕含的解脱之路

通过上面分析,一个对自己、对社会都绝望了的人,只剩一条路可走,也是她认为的解脱之道。这种行为既毁灭不完满的自己,同时也是对这个社会最后的不满和反抗。

1、之前曾有过三次企图自杀,第三次因为羞耻心放弃

“生病带给我很大的羞耻感,可能是从小家教的关系,让我觉得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以前脑袋会有声音跟自己讲话,沉在里面还好,讲到一半跳出来那个瞬间,意识到刚刚是在跟自己的幻听讲话是最痛苦的。”

也是这样的“羞耻”,成为使她活下去的动力之一。当林奕含第三次试图自杀,爬出阳台,手握着铁栏杆,正准备放手跳下楼,她发现公寓对面街角巷口的管理员,正朝上望着她裙底的内裤,这种丢脸的感觉瞬间压过了想死的冲动,将她留在这个世界上。

心理分析:这种羞耻之心是建立在对自我的完美要求之上,不容一点瑕疵玷污自己。也是因为这个羞耻之心,走上自我意识的死胡同。

2、“我不相信痛苦是有意义的”

“在生病的这些年里,我不相信痛苦是有意义的,最讨厌听到‘经过痛苦才变成更好的人’这种说法。没有人应该受到这样的痛苦,我身上感受到的,如果说有什么意义,大概就是在视频(结婚致辞视频)被别人看到后,透过脸书讯息传来的回馈。提到一直以来没法理解身边亲人、伴侣做出的非理性行为、呓语着不存在的人和事物,看了视频觉得终于找到一个方式去理解。”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选择不要出生。只是因为不想之后还要受到八卦、责难等非议,而没有选择自我了断。加上已经结婚,算有点责任,没有选择,只得活下去。”

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最终还是不怕受到八卦、责难等非议,选择了自我了断。

3、林奕含的新婚致辞

“如果今天婚礼我可以成为一个新人,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一个对他人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人。”

身着纯洁白纱,女孩手握麦克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着。略显激动地,左手时而挥舞写满大纲的纸条。在这个为台上新人祝福的大喜之日,没有浪漫MV或欢乐的娱兴节目,新娘以精神病患的身份,描述多年来自己身上的痛苦与污名后,以此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