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而东迁洛邑之后,日渐孱弱的东周王室,苦撑残局,以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局面逐步演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成了挂名领导,而各地诸侯群雄们纷争霸权,这个时代也因为鲁国史官编写史籍习惯用一年的四季分类来记录各国的时政要闻的习惯,而得名春秋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时代第一位称霸的人是姜氏齐国的国君齐桓公姜小白,此人早年历经磨难,即位后励精图治,推行改革任命贤臣,得到周天子的首肯,成为称霸中原的第一位霸主。但是晚年昏聩,任用奸佞,最后在诸子的内乱中被饿死在宫中。而此时邻国一位君主觊觎霸主的宝座已经多时,好不容易熬死了齐桓公,看到此时内乱的齐国,便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在公元前642年联合小国卫国、曹国和邾国拥立前来求援的齐国公子姜昭为君,史称齐孝公。

而这位“乐于助人”的齐国好邻居,便是宋襄公,子姓,宋氏,名字叫兹甫。虽然他是次子,但他的母亲是正室夫人,在当初是嫡长子继承制,他的长兄目夷虽然才华横溢但毕竟是庶出,无缘太子之位,但目夷也没有政治野心,所以兄弟二人相处十分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襄公即位前,也有意将国君的位置让给长兄目夷,但是目夷认为这是“不仁”而严词拒绝。在当时兄弟为了争夺国君的位置,经常闹出人命,致使社稷动荡,江山为别人所乘。比如齐桓公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兄弟阋墙,血溅七步。

最后宋襄公即位,便让自己的庶兄目夷处理朝政,官任左师,宋国因此安定太平,宋襄公秣兵历马有意称霸,而帮助齐国新君即位成了宋襄公称霸的政治资本,当然齐桓公在年老之时也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可见宋襄公是个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帮助齐国安定后,也没有提出什么条件,从此处也可得知宋襄公是个志诚君子。

但人品好不代表能成功,品格优良不一定就能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小巅峰。仁者无敌这句话只会是出现在儒家的经典之中。宋襄公此时就有点托大了,庶兄目夷劝说他,咱们的国家太小,没能力会合诸侯称王称霸。用现代话说:你的实力要撑得起自己的野心。但宋襄公显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不仅扣押了盟国的滕宣公,还把不听话的鄫国国君当做祭品送给了河神。老朋友曹国不听宋襄公的统领,宋襄公便擅开战端,包围曹国。而此时比宋国实力强悍十倍百倍的大国正在蠢蠢欲动,这个国家便是楚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和楚国的会盟时,他的哥哥目夷便提醒他,咱们实力较弱,称霸是会招来危险的。宋襄公不听。快到会盟地点盂地的时候,目夷便提醒他带上自己的军队,因为楚国没有信誉,但宋襄公说我这是和楚国约好,不带军队,要做个诚信的君子。结果到了会盟地点便被楚国的伏兵给绑架了,被押送到楚国囚禁几天。最后关押了许久才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将宋襄公放了出来。

而宋襄公回国后,不能吸取经验教训,而是还做着称霸的白日梦。听说郑国向楚国献媚,便发兵郑国。楚国得知后,派出大将成得臣直取宋国的首都,吓得宋襄公全军回防。最后两军在泓水对峙准备交锋。

楚军渡过泓水,前前后后,秩序混乱,宋襄公的哥哥目夷提醒他,他们人多势众,我们人单势孤,可以趁机攻击他们。但是宋襄公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这么不地道呢?等到楚军全部渡河之后,还没有列队排好阵型,目夷便提醒他,我们现在可以进攻了。而迂腐的宋襄公还说要等楚军列好阵型,要不胜之不武。结果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楚军先发制人,将宋襄公打得大败亏输。宋襄公大腿上中了一箭,身负重伤,自己的哥哥目夷也被楚国俘虏。

宋国打了个大败仗,随时钱粮军械无数,士兵伤亡不计,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一下子被打光了。幸存的宋国大夫们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劝告,而宋襄公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多亏宋襄公没晚生两千年和倭寇打仗,否则二战后期的鬼子兵多是老弱病残充数,按照宋襄公“仁义”的道德标准,对待敌人像春天一般温暖,恐怕宋襄公早就被乱刃分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襄公逃出战场后,撤到襄邑养伤,和楚国和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被俘的目夷也安然无恙的被放还,此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宋国,遭到宋襄公的优待。但宋襄公身上的箭伤越来越重,一年后的夏季(公元前637年)宋襄公箭伤复发死在行宫之中。所以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小布认为没毛病。

虽然宋襄公成为春秋五霸的其中一员,但宋襄公所作所为让历代名人颇为诟病,直接骂他是假仁假义,欺凌弱小。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有这么一句话评价宋襄公: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