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对安邦来说是个多事之秋。

先是有财新传媒发布深度报道《穿透安邦魔术》,随后安邦发表声明反击报道不实,财新再度回应,安邦则干脆把嘴仗升级到对蒲公堂。

嘴仗的事还没消停,5月4号,安邦就又被保监会发布【2017】14号监管函处罚。

以下是保监会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管函中说了两件事:

1、安邦保险报备了一款《安邦长寿安享5号年金保险》,被保监会核查发现设计偏离保险本源,通过生存金返还的设计形式,将保费大量快速返还,“长险短做”,规避了保监会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规定,扰乱市场秩序。

2、另一款报备产品“安邦e起赢两全保险(万能型)”产品报备资料中缺总精算师签字。

处罚措施是:

1、不予报备上述产品,对已经承保的客户,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2、自监管函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

3、做好整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有关注财经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去年年底保监会就开始对部分保险公司大量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行为进行整顿,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侧重银行保险渠道,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极度弱化,偏重其理财功能。这和后来保监局宣导“保险姓保”都是一样的目的,就是让保险回归提供保障的本职角色。

回到此次监管函事件。保险公司在每一款产品上市前,都需要做两件事。一是产品备案资料有负责产品设计的精算师和总精算师进行签字,因为精算师需要对产品设计负终身责任。二是把报备资料交由保监会审查,通过后备案。

安邦保险在这两件事上都犯了错。这样的错误其实其他保险公司也犯,一般都是驳回重新设计,然后再报备。但这一次安邦应该是踩了红线,不光备案没通过,而且还被禁止三个月内申报新产品。

为什么说这个处罚重呢?因为保险公司在日常业务开展中,最重要的一个营销手段就是定期“上新”,一方面方便营销人员做营销推广宣传,让客户保持新鲜感。比方说,“XX保险产品开售,保障更全,保费更低”。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包装出新的产品,满足多个渠道的销售。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其他同业都在用新产品抢占市场,安邦就只能在旁边看着了。

另外,在和财新的战火越烧越烈的情况下,又被保监会处罚,不管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关系,媒体一旦密集报道,都会给安邦的品牌形象和客户口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作为一直关注和研究保险业的人,对于理财型保险,不管是从对保险公司的希望,还是对保险消费者的忠告,都是一句话,让恺撒的归凯撒,让上帝的归上帝,保险姓保,才能更好更长远地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独家原创,尽在《险事百科》,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