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第二十五批护航编队玉林号营救国际商船的行动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海军成为中国形象的新标签。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批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军港起航前往亚丁湾打击海盗,为亚丁湾海域所过商船护航。

这是继郑和下西洋的传奇终结之后,中国海军六百年来再一次出现在这一海域。今天,第二十六批护航编队正在亚丁湾继续护卫着世界商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海军梦,一朝终成功。

曾经的我们,也有着令国人自豪,令世界敬畏的海军力量。大明王朝的水师曾经组成世界上最大的舰船编组,在东方的大洋上横行了三十多个年头。这,就是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行动自公元1405年开始,至公元1433年结束,历时二十八年。每次出海,大小船只百余艘,船工匠人计三万人,满载商品,浩浩荡荡,可谓威风八面,无人匹敌。

但是在郑和去世后,在海洋上蒸蒸日上的明帝国却突然落下了闸门,大明帝国一度进入了闭关锁国的时代。为什么这一切落幕得这样快?

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为什么这样伟大的事业不能够一路走下去?

(图)郑和

1、太烧钱了

根据后人考证,明朝宪宗年间,宪宗想要重启航海事业,名臣刘大夏为了阻止航海事业,焚烧了郑和航海图。这一说法虽然存疑,但代表了当时士大夫对航海的基本态度,而且最直接的体现是,航海图确实在郑和去世后不久失踪了。

作为帝国的精英阶层,士大夫的态度也代表了帝国的态度。在士大夫的眼里,航海是一个烧钱的事情,郑和航海已经耗尽了国库!

不能啊。

郑和每次出海,船上满载茶叶、丝绸、瓷器等中国制造。船队开往南洋诸国,用精美的货物交换他们最珍贵的特产,然后满载而归。

这既可以让国内的手工业者从中受益,更能够让皇帝大人感受到海外淘宝的喜悦,更能够收获一大帮朝贡小国,一举多得。

但是为什么会让士大夫们口诛笔伐呢?

原来,郑和的整个下西洋行动,是属于国营性质的。

也就是说,这个行动从始至终都是皇帝大人一个人说了算,郑和在海外就是明朝皇帝的代表,郑和在下西洋的所有收入也就全部归皇帝所有。

明朝的国库分内外库,皇帝掌管内库,外库作为国库为大明服务。郑和是皇帝的人,收入自然归内库。

你千帆竞渡,万舸争流。你遍游世界,满载而归。于我士大夫们有什么关系?

看着大把的收益进了皇帝的腰包,大家都不爽。

这也就算了,郑和造船的费用,船工工钱以及一切下西洋开销都找外库报账。这是拿大明纳税人的钱做冤大头,所以大家不答应。

再者,由于是国营性质,江南浙商、徽商等民营经济基本被打压,这样的条件下,代表财团的士大夫们自然对郑和咬牙切齿。这种士大夫上的阻力就让国家决策很难往下执行。

应该说,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朱棣并没有屯着银子下崽。

要知道,朱棣时代修《永乐大典》、疏通漕运、五征漠北、迁都北京、扫荡安南等大事,都是大把烧银子的活计。朱棣的内库确实做了很多大事,但是外库因为郑和巨大的开支早已经入不敷出。

外库的窘迫也体现在官员的工资上。

因为白银短缺,刚好郑和带回来一大波土特产,放在仓库也占地方,于是皇帝就拿特产给大家发工资,这无疑会加重官员对郑和的仇视。

想象官员领完特产回头倒卖的情景,他们的心路应该是这样的:“大明国库,空了!天杀的郑和,拿着银子去外国潇洒了。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拿他换回来的土特产(破烂)抵工资,原价都是十两八两的,现在统统折六两。郑和,你不是人,你还我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郑和下西洋路线

2、目的不纯

按照佛家的理论,心不诚,成不了佛。

郑和三番五次下西洋,绝不是仅仅为了做生意。

根据被清人篡改的《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完成朱棣的心事,找到失踪的建文帝,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这让后人深信不移,且不论建文帝逃往何方,单就这大张旗鼓的搞法,找到才怪。

哪回警察大张旗鼓得去抓人不是基本扑空?

这种寻人“偷偷的进村”,必须要“打枪的不要”。所以,这不是朱棣的真实想法。

况且朱棣一直派默默无闻的胡濙在国内寻找了十九年。实际情况是什么?

在那遥远的西洋,有个美丽的佛牙舍利。

舍利相传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遗骨,说遗骨经焚烧后只有牙齿能保持原样,被称为佛牙舍利。佛牙舍利最后留下了四颗,一颗在天,一颗在海,剩下两颗留在人间,那颗朱棣魂牵梦绕的,在锡兰。

锡兰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按照教科书记载,郑和船队到达锡兰时,新篡位的国王觊觎郑和的宝贝,于是想打劫捞一把,不曾想被郑和反抢了一把…看来这个国王敢于以卵击石,真的是不想活了。事实是,带着朱棣的使命,郑和想要用自己的财宝换取他们的佛牙舍利,遭到对方拒绝后,郑和率领大军打进了王宫…

小小佛牙有何玄机,竟令雄才大略的朱棣也神往不已?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开始了对蒙古的不歇气的猛烈打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消息称:元顺帝北逃时把传国玺带走了。

在古代中国,传国玺是君权神授、身份正统的象征。

得不到它,朱元璋吃不下,睡不香。

可惜,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如愿。

除了传国玺,还有一样东西也能证明自己的正统性,那就是佛牙舍利。

南朝陈霸先接受梁敬帝“禅位”后,烧的第一把火就是称找到遗失的佛牙舍利,于是“设无遮大会,帝亲出阙膜拜”。这个“神圣佛牙”证明了他“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时光流转,朱棣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良心不安,急需一个神物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于是,郑和出发了。

神物在手,天下我有,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但是朱棣死后郑和进行了最后一次远航,既然证明了自己的正统,还有什么需要郑和再跑一趟?

教科书告诉我们,郑和需要宣扬大明的国威,威服四海,再次建立起以中国为中心的藩贡体系,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才能再次展现。

通过一次次浩浩荡荡地下西洋,郑和终于达到了威服以远的目的。既已如此,下西洋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图)朱棣

3、影响太坏

从没有一件国家工程,像郑和下西洋这样让人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停息。

毫无疑问,郑和时代的大明水师,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是它却发生在一个农业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

为了支持郑和的航海事业,朱棣押上了十三个省的财政收入,这还不够,出海需要搭载大量的瓷器、丝绸、茶叶,在尚没有机械化的当时,这需要我国勤劳的劳动人民一点一点做出来,这吸去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这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劳动力是农业兴旺的基础,那么这么看来,下西洋的行为就是釜底抽薪。

长期以来,我国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商业本就不发达。而且朱元璋时代就为明朝定下“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说明大明王朝无意推动商业发展。

但是郑和下西洋产生了这样一个假象,即下海经商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途径。于是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不许出海贸易,甚至“寸帆不许下海”,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沿海居民还是冒着杀头喂鱼的风险做起了对外贸易,我们称之为走私。

刚才提到,经商本来就会吸走大量劳动力,再加上大量农民跃跃欲试,于是,下西洋后期,已经出现了因为走私而土地撂荒的现象,这对于小农经济立国的明朝政府而言是社会结构破坏的致命打击。所以,后期统治者马上进行了补救,就是停止下西洋。

发展农业,乃是大明帝国第一要务。

朱棣派郑和出海的目的也有肃清海路的意思。明朝朱元璋时代,日本倭寇就开始侵扰东南沿海,近海不安宁,对外贸易一度大受影响。鉴于明朝初期国力尚弱,因此朱元璋简单采取了闭关政策。

朱棣时代,郑和终于可以以武力肃清沿海,保障商路畅通,同时打击民间走私行为。但是在走私日益猖獗的情况下,为了提升走私成功率,个别沿海居民选择和倭寇合作。这导致了倭寇越剿越多,最终成为明朝的肘腋大患。

无奈之下,明朝政府只能选择回到原点。干脆闭关,大家都清净了。于是,郑和这样的行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综合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行动太宏大,太辉煌,好似突然的爆发。让人难以想象中华文明能有如此神力,支撑起一个不属于大陆文明的海上传奇。这也许也注定了郑和下西洋最终的必然落幕。

记述极尽详实的航海图的失踪,标志着中国海军再也不能够延续这样的航海传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涩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