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讲出了这段著名教导。

我们到莫斯科的第二站就是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全名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是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学校1755年由教育家M.B.罗蒙诺索夫倡议并创办。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大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高教学质量和高学术水准而享誉世界。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联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罗斯独立的有自治权的大学。莫斯科大学不但是全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大学和学术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该校曾有5名毕业生和4名教授获得过诺贝尔奖。文化名人屠格涅夫、别林斯基均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世界前100所著名大学排名第12名,世界声誉排名第25名。

俄罗斯大学旧址在莫霍瓦街11号,1812年焚毁,1817~181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周围建造了被称为“七姐妹”的七座建筑,这七座建筑被称为“斯大林式建筑”。莫斯科大学的主楼是“斯大林式建筑”中最大的建筑。1953年9月,在莫斯科西南的麻雀山(原名列宁山)建成莫斯科大学的新校舍,当时它也是欧洲最高的建筑。斯大林式建筑的特点是——大底座、高尖顶,流露出强烈的“一元论”价值观。主楼高240米,共39层,有三万多个房间,它集各种功能于一体,食堂、住宿、办公、娱乐、礼堂、超市、邮局、银行、书店、图书室等等。建筑前有著名俄罗斯学者的塑像。而这些雕像其中就包括莫大的创始人罗蒙诺索夫,罗蒙诺索夫的塑像伫立于主楼正前方与图书馆相呼应的位置。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城市建筑遍布苏联痕迹。包括十大建筑在内的各级机关、学校、工厂及职工宿舍,都或多或少地打着苏式建筑的烙印。我是在北京和平里度过的小学和中学时光,和平里是如今北京最大的社区,它其实并不在老北京城内,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安定门外建设的一片新区,为纪念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和平会议”而命名。这是一片带有苏式建筑风格的二层灰色筒子楼,在那段吃炖肉都要等到过年才行的时期,一切装饰都属于罪恶的资本主义享乐。而那些筒子楼的门窗及楼梯的木扶手上那虽然简朴但很精致的花纹装饰,以及每家住户的那些黄铜制造的花纹繁复的带锁的门把手和那金灿灿的黄铜大钥匙,当时显得相当奢侈和另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展览馆(最初入选十大建筑,但最终落选),也属于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这种苏式建筑起源于斯大林时期,综合了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帝国风格,创造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风格,显示了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气势磅礴,雄伟高耸。莫斯科著名的斯大林式建筑共有七座,俗称“七姐妹”,莫斯科大学主楼是最大的。这种风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新中国高校广泛克隆,如哈工大、南开等大学的主楼。

莫斯科大学位于莫斯科市的西南,莫斯科河南岸,从莫斯科大学往北走有一处观景台,位于河面以上85米处,能够俯瞰部分莫斯科市区的市景,其中包括著名卢日尼基体育场和乌克兰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