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可知,被封武安君之人,皆是有安邦定国之功或开疆拓土之能,且是其中翘楚;大概与“冠军侯”有得一拼。

在战国时期,被封“武安君”最有名的有四人,但是无一例外的这四人却都惨遭横死。

TOP、1 白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安君”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杀神”白起了,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尤其是白起一生最经典之作“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伟人都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但如此人物,却因秦相范雎之言,后秦昭襄王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TOP、2 李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牧是战国后期赵国最后的支柱,也是山东六国最后的支柱,以一己之力对抗秦国王翦等诸多名将,一生无一败绩,如果不是秦王派间谍在赵国散播谣言,致使君臣离间,可能历史就此改写。

而李牧也因秦国的反间计,被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并斩杀;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赵国就被秦国灭亡。

TOP、3 苏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苏秦合纵六国后,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但是后来这个联盟终究还是被秦王所破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之后的苏秦,一直活跃在燕齐之间,还私通燕易王的母亲,不过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真是无法理解了。

苏秦后来的结局也不是太好,为帮助燕国瓦解齐国,苏秦后来一直潜伏在齐国活动,后来苏秦终造刺杀;但是并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TOP、4 项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李信进攻平舆,蒙恬攻击寝,大败楚军。李信再攻鄢郢,攻克了该城,于是率军西进,到城父与蒙恬的队伍会合。项燕趁机尾随在后,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击中大败李信的军队,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李信率残部逃奔回秦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于是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但是项燕终究不是王翦的对手,惨遭兵败,而项燕也在兵败之下自杀。

不过让项燕真正出名的还是他的孙子西楚霸王项羽,也印证了那句箴言“楚虽三户能亡秦”,算是替自己爷爷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