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头族的增加,耳机使用率也在大幅增加,地铁上、公交上、办公室、家里、宿舍里,仿佛大家都有戴耳机的习惯,戴耳机能在公共场合避免对他人的干扰,也能将声音听得更加清晰一些,但是耳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耳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塞着耳机听音乐,声音没有经过空气过滤掉部分杂音,在同等分贝的情况下,比外界传入的声音对听力的损伤更大。而且,它是慢性伤害,二十年后,人们的听力可能会提前二十年衰老,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说法,美国早在一九九八年就六至十九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其中百分之十五有听力受损症状,而这与他们长期使用耳机有很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锤骨、镫骨和砧骨三块小骨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声波推动内耳淋巴液流动,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再通过听神经传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于是就听到了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时间使用耳机,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也曾有过爆聋的病例。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头晕脑涨,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和反应的灵敏性以及记忆力减退,还会变得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特别是戴耳机骑车、过马路的人群会影响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只有当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耳机听东西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与普通耳塞相比,入耳式的耳塞危害更大。同样的音量下入耳式耳塞对耳膜产生的刺激更大,所以会损坏听力。所以长期使用耳机的人群得多注意一些,能不戴耳机就不戴,尽量选用普通耳塞,注意观察自己听力的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