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除了和越南打了一次海战胜利后,好像每次都是以失败收尾,最大的一次败仗就是与日本的甲午海战,最后都是免不了赔款割地,中越海战也是49年后,并且规模也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军比较弱势?别闹了,在历史中,中国一直都是佼佼者,也算的上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顶尖国家了,就算是清朝时期,中国海军在亚洲照样是名列前茅,虽然跟欧美那些先进国家有差距,但总体来说还过得去,就是不知道对上日本就输的一塌糊涂,说到底还是怪满清腐朽的制度和统治者的无能。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从不退让,它不是强悍如斯的秦汉,也不是富裕的唐宋,而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朝代--明朝。明朝看起来没有那么锋芒,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一样,可是谁曾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朝代,在灭亡前,还与当时的一个欧洲强国进行了海上较量,并且这场战争还以明朝完胜结束。

崇祯末年,中国与荷兰展开了一场旷世海战,这场战争震惊世界,明朝打赢了当时海军世界最强的荷兰,而且是完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中国是贸易出口大国,而荷兰则是西方强国,明朝和西方各国都有贸易来往,荷兰同样也在列。但荷兰不满足明朝对其的出口量,想要独吞中国对外的贸易,于是荷兰就决定逼迫明朝不准和别的国家有贸易来往,只能同荷兰交易,从而达到增强自己的目的。

崇祯年间,1633年7月,荷兰政府秘密派军舰抵达明朝沿海地区,对明朝沿海地区进行突然的军事袭击,打的当地军兵措手不及,偷袭成功后,荷兰政府便以威胁的口气让明朝禁止和欧洲等国家进行贸易,要求明朝只能和荷兰进行贸易,如果不同意,荷兰军舰将踏平明朝沿海地区。

荷兰虽然说话很狂,但是人家有这个资本,当时在欧洲有哪个国家敢跟荷兰横?就算是英国也要避其锋芒。但是,从不退让的大明却没有畏惧,就算荷兰再强劲,明朝也是义正言辞的拒绝荷兰的要求,并且称荷兰要开战,随时奉陪。

在交涉无果后,勃然大怒的崇祯皇帝于1633年9月拟一道圣旨,命令福建巡抚邹维琏对荷兰进行严惩。接到命令的邹维琏立马调兵遣将,由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带领明朝海军迎战,面对明朝的迎战,荷兰也没有怠慢,立刻布阵,还将这一带的海盗头子刘香给收买了,让刘香带领着海盗群体做炮灰,增加了很大的战斗力,仗还没打,荷兰人就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10月,荷兰将军舰停泊在料罗湾内,得知消息的郑芝龙带着一百五十艘战舰悄悄的来到了料罗湾附近,荷兰海军得知后立马排兵布阵,荷兰战舰处在中心方,海盗船只则排在四周,明朝将主力对准荷兰军舰,其余的则对付海盗船只。

如果采用正面交锋,明朝胜利的机率不是很大,所以郑芝龙想了一个好办法,使用了荷兰人从来都没见识过的火海战术,郑芝龙将100艘小船用火点着,大船在火海的掩护下攻击,小船冲向了荷兰舰队,一时间杀得荷兰海军不知所措,只能睁着眼看自己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

这场战争打的海盗刘香全军覆没,荷兰四艘军舰被摧毁,刷新了荷兰有史以来的最大耻辱,并且战胜后,明朝还要求荷兰只能停在台湾附近的港口,不准踏入东海地区一步,还要每年向明朝进贡,这样明朝才能保证其在远东海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