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经过四年艰苦的“靖难之役”,终于登上了帝位。但是很多建文朝的臣子们,感念建文帝宽容和仁慈,不肯向朱棣屈服,最后,朱棣将他们全都残暴地杀死了。史书上有很多记载,我就简单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山东布政使兼兵部尚书铁铉。在靖难之变时,他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铁铉被押到朱棣的面前,铁铉背对着朱棣,不肯转身。朱棣命人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烧熟后硬塞到他嘴里,强迫其转头,并问他,"味道怎么样?"铁铉不肯转头,说,”忠臣赤子之肉,自是好吃!“最后朱棣没有办法,对铁铉施以磔刑,时年37岁。

第二个例子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方孝孺。他感念建文帝,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朱棣恼羞成怒,下令诛杀方孝孺十族,诛其九族的基础上,另将其870多名学生和朋友凑成一族,也全部杀害,方孝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昔日残暴的朱棣为什么却能名留青史,成为千古一帝呢?

我个人认为朱棣的残暴主要是针对建文朝不肯屈服的臣子们,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因为当时找寻不到建文帝的下落,如果不将建文朝不肯屈服的臣子们杀死,朱棣担心有朝一日他们要是寻找到建文帝,必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所以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所以朱棣才将这些人一一杀死。

朱棣虽然残暴,但是也勤政爱民,登基后为国家做了很多实事,给我们后人留下很多宝贵的财富。

第一,开疆拓土。前面已经说到过了,朱棣迁都北京后,五征漠北,打得北元是闻风丧胆。《明史·地理志》中有记载,明成祖时期的大民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100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明成祖时期的疆土几乎囊括了元朝的所有疆土,除了元朝以外,其他皇朝无法与之并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明成祖朱棣时期的疆域图)

第二,天下大同。前面也已经仔细说了,朱棣不仅着力治理好自己域内的事情,而且还努力建立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他为了实现“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的伟大愿望,朱棣以采取“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命令郑和七下西洋,制定和宣传“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公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和尊重,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三十多个国家派使者来到大明,拜见朱棣,主力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这种盛况不是汉朝、唐朝所能比的,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皇帝可以与朱棣相提并论。

第三,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二十几年的时间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明朝在跟各国交往的过程当中采取“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和尊重,国际社会纷纷来明朝见朱棣,主动建立友好外交关系,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郑和下西洋的地图)

第四,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命内阁首辅解缙为总编,亲自主持编写了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永乐大典)

第五,永乐大钟。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惟功大者钟大”,永乐大帝功劳震铄古今,自然也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钟,该钟为青铜钟,现存于大钟寺,铜钟通高6.75米,钟壁厚度不等,最厚处185毫米,最薄处94毫米,重约46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据说这个字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沈度撰写的。三百年后,彼得大帝也想造一口世界上最大的钟,却没有成功,那口破钟还在莫斯科大街上放着,供游人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永乐大钟)

第六,故宫。永乐四年开始,明成祖开始在北京营建故宫,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完毕,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周围筑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并有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了“城中之城”。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留给我们后世的瑰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等宫殿无法超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故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故宫)

第七,天坛。天坛,在北京市南部,占地约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朱棣建造天坛,主要用于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天坛)

朱棣然有残暴的一面,但他的功劳和留给我们后世的财富,却是历史上其他皇帝无法比拟的,在我的眼中,他功大于过,是令人敬仰的千古一帝。

----------------------------------------------------------------------------------------------------------------------------------------------

谢谢阅读,欢迎大家订阅和收藏。本站作品全是本人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