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所谓的共享经济在我国大行其道,从最开始的网约车,再到后来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一时之间这种“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了投资的热点,“会飞的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新融街小编想说的是,当滴滴出现专职司机时,当我国各地发布网约车规范时,当共享单车等上线时,我国的共享经济正在逐渐的死去。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小编来给你说说什么叫做共享经济!所谓的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纠其本质,就是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让物尽其用。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了吗,简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闲置资源出租出去进行再利用这种古老的方式,然后借用全新的平台就成了当今的共享经济。

所以,最开始的滴滴还是一种共享经济:“拼车”业务,无论是“顺风车”还是“快车”,当初的业务模式设计还是实际的效果,确实将闲置的社会资源(私家车)进行了有效的再利用,也使得公众的出行困难得到了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有其他平台开始涌入,滴滴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其他平台进行竞争之时,就不免出现了高额的补贴。在赤裸裸的金钱诱惑下,出行服务的提供者也由出租车、私家车变成了专职的滴滴司机。一大批司机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始专门购车进入滴滴们造就的新的出行服务领域。当共享经济模式,在巨额补贴下出现了怪胎,滴滴们却在虚幻中再次高潮,滴滴司机也成了专门的一个职业。事实上,从这一刻起,滴滴们号称的共享经济已经结束了,滴滴生态中的服务主体由私家车变成了专门提供出行服务的类出租车行业,只不过与出租车公司相比,滴滴们通过网络约定,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专门提供出行服务类出租车公司。

这样,就成为了一种披着“共享经济”皮的伪共享经济,不过,只要还能够赚钱,是没有人在意这种问题的。

之后,“共享单车”就闪亮登场了。与滴滴们相比,共享单车又是一个挂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一个传统“公众自行车”行业的一个新马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滴滴们不同的是,共享单车通过运营公司统一的购买投放,也迅速占领了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与传统城市“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在业务模式上并无什么创新,更不是什么“共享经济”,只是依靠互联网的手段,让使用这些自行车的用户更为方便,随骑随放,极大的方便了城市公众的出行。

实际上,就是“共享单车”这种方便的随骑随放的特点,也迅速的让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彻底退出了用户出行的选择范围,也成功地接档了“滴滴出行”变味后留下的市场空间。在商业模式上,“共享单车”却与城市公共自行车走了完全不一样的一条路径。传统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要么是由政府部门补贴性投放,要么政府通过运营公司投放,通过租金的方式以获得收益,无论是这两方式的哪种,复杂的使用条件和固定的存放场景,都严重的限制了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同时微薄的收益也是阻碍运营公司的核心问题。

在这一方面,“共享单车”却通过用户主动方便的押金交付方式,共享单车通过复用的方式,将一辆车的押金扩大到了十个用户左右,从而彻底改变了共享单车的赢利模式,让共享单车从城市公共自行车依靠租车收益,变成了依靠押金收益的赢利方式。曾有人计算过,仅摩拜单车的押金总额已超过30亿元以上,而用户的这批巨额资金的使用,已成为共享单车的核心收入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相对于传统城市公共自行车不方便使用的情况,共享单车的随骑随放的使用方式,依然极大的方便了公众的出行,这一点无庸讳言。也正是如此,共享单车虽然只有共享经济的皮,并没有共享经济的实质,但依然要比“滴滴出行”类“新”模式更具有前景。

之后,“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和共享当成都是同一概念的产物,只是把单车换成了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

所以,原本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在我国国情的冲击之下正在渐渐消亡,而在它的尸骸之上站起来的全新经济模式,必然会在经历混乱野蛮生长之后成为我国民生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