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经过四年艰苦的“靖难之役”,在李景隆的帮助下,终于进入了南京城,此时宫中着起了大火,怎么也寻不到建文帝的踪迹,最后,朱棣从火场中拖出两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说是建文帝。建文帝一死,那么通往皇帝宝座的最大障碍也就扫除了,朱棣终于可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了。

但是摆在朱棣面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是如何证明自己登上皇位的合法性?虽然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犯上篡位,但是他还是想立一下牌坊。

第一,祭孝陵。当朱棣进入南京城,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走去之时,突然有一个人拦住马头,此人乃是学士杨荣,他说,“你现在就去登上皇位吗?”朱棣不解地看着杨荣,杨荣又说了一句,“你现在应该去祭孝陵。”朱棣恍然大悟,随即调转马头,带领众人前去明孝陵祭奠朱元璋去了。朱元璋祭孝陵自然是做给天下百姓看了,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因为这大明天下本就是朱元璋打下来的。朱棣祭完孝陵后,便去登基称帝,年号改成“永乐”,第二年(公元1403年)为永乐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明孝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明孝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明孝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杨荣的画像)

第二,三推让。朱棣起兵反叛的时候,打出的旗号是“奉天靖难”,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现在建文帝死了,他总不能自己直接登上宝座吧,所以和将士们演了一出“三推让”。先是大家上表文,说一大段朱棣贤明有德之类的好话,然后再说国家不能没有你,你赶快做皇帝吧!朱棣摇摇头推却道,“我能力不行,道德不够,不能做皇帝,这是第一次推辞。过了几天,大家又再次上书,叩首请求朱棣一定要做皇帝。朱棣再次推辞,你还是再找找其他贤明之主吧,这是第二次推辞。又过了几天,大家再联合三次上书,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没有你真的不行,你还是为了天下百姓做了这皇帝吧。朱棣这时候才说,既然你们三番五次的要求我做,那我勉为其难,就做这皇帝吧!

第三,拟诏书。 仅仅依靠三推让,想证明自己登上皇位的合法性是远远不够的,姚广孝说还要有一篇继位诏书,这诏书必须由方孝孺来写。因为 方孝孺是明代洪武、建文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任建文朝翰林侍讲学士,虽然官品不高,但是他却是当时读书人的一面旗帜,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于是朱棣就派人去请方孝孺。几次下诏,方孝孺都是拒绝出门,最后迫不得已,穿上孝服,来到宫殿。他见到朱棣后大哭,悲彻殿宇。朱棣将其扶起来说,”先生不必如此悲痛,我这次入京,不过就是效法周公辅成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方孝孺的石像)

方孝孺说,“成王安在?”说成王在哪里。

朱棣说:“彼自焚死。”说他自己烧死了。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子?”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回答:“国赖长君。”说国家不能交给一个孩子来治理。

方孝孺又说:“何不立成王之弟?”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就是朱标这一脉的弟弟。

燕王说到这儿,无言以对,只能说,“此朕自家事!”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你不要乱插嘴。

朱棣命人拿来纸笔,让他起草诏书,说:“草诏非先生不可”,请你一定要起草诏书。

方孝孺拿过笔来,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随即把笔一扔,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即死尔,诏不可草!”

朱棣恼怒万分,骂道:难道你就不怕诛九族吗?“

方孝孺说:“便十族奈何?”说你杀我十族又能怎样,我是不会给你起草这个诏书的!

朱棣就把方孝孺的全家九族满门抄斩,还把他的朋友、学生凑为一族,也杀了。

第四,改实录。明朝有一个传统,新皇帝继位,要给前面的皇帝编修史书,就是所谓的“实录”。朱棣所要修的就是《太祖实录》。这个实录在学士谢缙的主持下很快完成了,但是朱棣不满意,又下令姚广孝主持重修,在实录中硬把自己是高皇帝的嫡子写进去,而且还在实录中说朱元璋喜欢他的,有意将皇位传于他。所以,在历史上就有“实录三修”这么一个典故,你现在看到的《太祖实录》并不是原来的面貌,很多内容是不可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谢缙的画像)

虽然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在各方面下足了功课,但是我觉得即使是三推让,也骗不了百姓那雪亮的眼睛,他怎么修实录,也骗不了我们后人。他越是想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越是说明他的皇位来路不正。

----------------------------------------------------------------------------------------------------------------------------------------------

谢谢阅读,欢迎大家收藏订阅。本站作品全是本人的原创作品,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