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常由心理、生理因素造成,最多见的为工作压力过大、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的处理不当、情绪焦虑抑郁的问题、酒类与药物的依赖、遭遇意外打击等。此外,不舒适的睡眠环境也会导致失眠,如不舒适的床垫、枕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人大多数在上床后三十分钟以内便可入睡且持续四到十个小时,而失眠的人上床后很长时间也不能入睡,即使入睡也很难维持睡眠,且有醒后不能恢复疲乏、白天精神不振等表现。那么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想得太多:很多人喜欢在睡觉前思考,这很容易导致睡不着觉。人们在将睡未睡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想法,即便有时自认为还很清醒。睡觉是放松的过程,睡前过度思考会使我们大脑兴奋,或者变得焦虑,反而难以入睡。

2、混乱的卧室:美国心理学会研究表明,乱糟糟的睡眠环境会导致人们情绪波动起伏,床头堆积的文件、杂物,都会让人睡不着。我们需要的是干净舒适的睡眠环境,清除卧室里所有与睡眠无关的东西,大脑便会自动将这个屋子和睡觉关联起来。

3、错误的睡前饮酒习惯:不少人误认饮酒有助于睡眠,不可否认,有时候酒后容易入睡。但因酒所诱导的睡眠不易持久,酒气一消,容易清醒,醒后就很难入睡。而且酗酒者容易导致更严重的窒息性失眠。

4、卧室气温过低:天气热时候,很多人图凉快,就把空调温度调的很低,甚至低到15℃。这样做的后果是容易感冒,而且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温度过低人就会蜷曲身躯并裹紧被子,但超过23℃就会发热,一般睡觉时室内温度在20℃-23℃最为适宜。

5、睡前生气:睡前生气发怒,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让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导致难以入睡。所以睡前2小时,就要让大脑慢慢平静下来。

6、卧室有光线干扰:一般而言,微暗的环境里较容易入眠,所以,入睡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光线在寝室干扰。因为光线进入眼睛之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干扰大脑中睡眠运作的机制,使人的睡意变弱而不容易入睡。

改善睡眠的几个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安排规律生活;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2、睡前放松心情: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如果是偶尔发生失眠,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

3、保持适度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但睡眠前应避免剧烈运动,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不可取的。剧烈运动,血液加速流动,身体亢奋,反而不利于睡眠。

4、使睡床单纯化: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因为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常破坏了自己定时睡眠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睡眠周期,选择最合适的睡眠时间及方式,以养成规律性的生理时钟。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