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意大利著名品牌 Dolce&Gabbana(杜嘉班纳),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组在北京拍摄的时尚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ia @音乐车祸现场/weibo

这些照片选取了几个北京地标:天安门、雍和宫、南锣鼓巷和长城。除了那些穿着 D&G 开怀大笑的模特,街头乱入的路人也很抢眼,画面和颜色显得有些杂乱。

不知道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正是因为这组照片,D&G 分分钟被网友喷得狗血淋头,不得不从所有社交媒体上把它们都删除了,为什么?

因为涉嫌“辱华”,让许多中国人看了感觉很不舒服。 D&G 被网友评价 “很作,玩对比,矫情心机,秀优越感”。

via @音乐车祸现场/weibo

via instagram

网友们的观点主要有:

1. 涉嫌歧视,对比反衬太强烈,用中国的穷苦简陋衬托外国的光鲜尊贵;

2. 图片中的路人虽然是中国人,但是他们不能代表中国,图片中的北京街道也不能代表北京;

3. D&G 在其他城市拍摄的照片就很正常,这组图片是在贬低,丑化中国;

4. 加深了西方对中国刻板形象的误解,觉得我们还停留在 70、80 年代。

咱们先来看看 D&G 在东京拍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凌乱无章的构图,饱和扎眼的色彩,一脸懵逼的路人,和一个显得并不那么光鲜的东京,日本网友感觉“辱日”了吗?

放在一起看,三个日本姑娘和三个中国姑娘,一样青春可爱。

日本大妈和中国大妈,平心而论,两位表情都不算好。但中国大妈在广场上喝个八宝粥招谁惹谁了,怎么到了网友嘴里,就给国家丢人了呢?

日本网友在日本大妈的照片下喜闻乐见地评论:“咦,这不是收音机大婶吗?”原来这位粉嫩的高龄少女,是常年扛着收音机出街,出没在日本原宿地区的一位网红。

即使在显得“不那么好看的日本照片”下,评论里也洋溢着一片富强民主自由和谐的稳定气息,并没见谁说这是辱日。

再来看看香港的照片。

这样拍摄的普通香港街头,涉嫌“辱港”吗?

同样的风格,相比之下,微在君觉得香港这组拍得最好,比北京和东京都好,时尚和市井结合得不突兀,路人的状态也很自然。

讲道理啊,这些不都是真实的普通街景和普通人吗?既然东京、香港能拍,为什么北京那么见不得人?代表北京的只能是国贸、西单、三里屯?天安门、雍和宫和南锣鼓巷,不仅不代表北京,而且是“一些落后的地方”。

这是北京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北京开出租的“的哥”、南锣鼓巷的三轮车、天安门广场上的各地游客、街边聊大天儿的大爷……怎么就让人扎心了?没把北京拍成《北京欢迎你》宣传片就是辱华了?

真实的北京、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谁来告诉我,最左到底是模特还是三轮大叔家的儿子?

如果这些普通人不能代表中国,谁有资格代表中国?

是她们?

难道凡事必须以“扬我国威”为原则?“穷人不算中国人”、“拍中国只准去三里屯和外滩”?况且照片里的大多数也不算穷人,只是一般普通人罢了,但对于玻璃心的某些网友,他们的存在,是严重地损我国威。

其实,说这些照片 low 的人,是你们自己歧视中国吧?

四十多年前,这一幕也发生过。

1972 年,中国正在搞文化大革命,全国突然掀起了批判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风暴,是因为他和他的摄影团队来中国拍了部纪录片。

他为什么会被批判?一是影片拍摄的内容和解说不符合中方的品味,二是没有按照中方的意图和指引去拍摄,三是擅自偷拍了一些有关部门认为不应该拍摄的镜头和画面。

他们批判的,就是现在这部豆瓣评分 8.5 的电影——《中国》。

via 豆瓣电影

在现在看来,《中国》的镜头没有任何修饰的成分,连母猪在路上撒尿的画面都被胶片完整记录下来。这部电影用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既新鲜又好奇,增加了客观真实感,现在是研究中国 70 年代珍贵的资料。只是在当时,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方式与角度,显然和中国人民想象的样子太不一样,没有精心摆拍和“高大全”式的形象,这部《中国》被称为“反华影片”,被国民批得一塌糊涂,禁播了 32 年。

人民日报批评:

“……他的中国之行,不是为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更不是为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是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敌意,采取别有用心的、十分卑劣的手法,利用这次访问的机会,专门搜罗可以用来污蔑攻击中国的材料,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在他拍摄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影片中,根本没有反映我们伟大祖国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经过恶意歪曲了的场面和境头集中起来,攻击我国领导人,丑化社会主义新中国,诽谤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侮辱我国人民。任何稍有民族自尊的中国人,看了这部影片,都不能不感到极大愤慨……
via 中国青年网
反动影片《中国》全盘否定和完全抹煞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取得的伟大成就,企图使人相信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同往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如今看看,那些曾经让国民愤怒的镜头,现在却是带来欢笑的画面。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记载了时代最真实的一面。现在网民谴责 D&G 的用心,和 40 年前国民谴责安东尼奥尼有什么不一样?再过 40 年,回头看又会怎么样?

还有一个关键,是东西方审美的不同。审美风格受到经济的影响。

简单地举例,在富裕的大城市里过惯了,会觉得原始、朴实、自然的东西是美;而生活在相对贫穷落后地区的人民,会对 bling-bling 现代都市文明充满向往,这和审美的高下无关,和生活中缺少什么有关。

西方和东方,《文明》和《王者荣耀》,在游戏人物设计上体现出不同的审美。

最近几年,民间一直流行双眼皮、高鼻子的欧美长相,无数中华网红前赴后继地把自己整容成八国联军混血的模样。

但在过去,高鼻深目的外表在中国很受排挤,古代中原社会对胡人不是敬而远之,就是斥为禽兽。南北朝时,后赵的石宣因为手下一句玩笑话,认为对方嘲笑自己长得像胡人,气得杀了对方全家满门。

唐太宗代表了当时美男子的标准长相

一千多年来,这种鄙夷高鼻深目的审美,无非是因为中原文明远远比周边蛮夷先进而产生的民族优越感。到了近代,割地赔款,国破民穷,华人处处不如洋人,整个东方对西方文明充满向往,自然对代表西方文明的白人外貌爱屋及乌,以为那是人类典范。

1978 年,皮尔·卡丹在中国。

现代中国人审美严重西化,对白人那种病态的偏爱,也是长期经济、文化落后的不自信。这个掌握了神秘力量、驰骋东方商界的神秘老头就是最好的说明:

其实他只是国外设计网站上的一个人物素材。

因为这种长期的文化不自信,让许多人盲目接受西方文明,在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西式光芒下,中国的面貌怎么看都是丑恶的,即使那只是每天面对的真实。

如果我们硬要说 D&G 就是错了,大概是因为他们拍摄的方式实在有点土,对各个城市的理解也很刻板和浅薄,只是生硬地让名模们走上街头,然后咔咔拍下和吃瓜路人的互动。

要说成功的例子,1993 年 12 月号的美国版《Vogue》,明显对中国的理解更加高级一些,模特和路人显得各有故事,这组照片现在看起来依然优雅悦目,还有浓浓的东方味儿。

via @Fashion_BangZ/weibo

再往前追溯,西方人的镜头下,晚清的中国人,也没像历史书里一样,垂着丧权辱国的苦瓜脸,而是自带一股从容不迫的宗师气质。

这张超可爱!

连清朝人都能这么自信地面对洋人的镜头,你说你有啥好激动的?

关注微在 Wezeit ,这里有脑洞大破天的冷知识、节操碎一地的新技能。微信公众号 ID:wezeit-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