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硅谷很火的一家公司是一家榨汁机公司Juicero,创始人叫道格埃文斯,一个50岁的创业者,宣称自己花了三年时间去研发榨汁机的高科技功能,希望可以利用科技给人们带来更加健康、营养美味的水果蔬菜的果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宣称自己是乔布斯,一直在追求果汁的完美主义。也曾经被人称之为“果汁界的绿山咖啡”。就这样获得谷歌和另外一家总攻 1.2亿美元的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人们发现,这块所谓的高科技果汁机其实很普通,丝毫没有科技的成分,只是将压榨好的果汁装进塑料袋里,然后通过机器压出果汁来。更搞笑的是,这个压出果汁的过程还远不如用手直接压出来。这就是说,这款机器其实是完全没有任何实质用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引发的各种疑问:

谷歌作为世界级大公司为什么会投资这样丝毫没有技术的创业型公司呢?

科技巨头因为享受着寡头效益带来的好处,让他们缺乏创新精神了吗?

硅谷是创新的摇篮,为什么这种公司可以通过讲故事就获得巨额融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有危机意识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公司的长期垄断造成硅谷创新精神缺失。

谷歌在这些年里收购了YoTube在内的众多创业公司,这可以随意关闭少于1个亿用户的产品,可以随意投资像Juicero这样的公司。最近刚上市的Snatchat算是巨头垄断下的幸存者,但是也曾表示Facebook抄袭他的模式。苹果公司近十年来的垄断,已经没有什么创新了,下一代苹果给人们带来的可能只是更加宽屏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天的硅谷之所以是今天的硅谷,那是因为反垄断法的保护了硅谷的自由和创新。当年,1960到1970年间的反垄断法要求分拆IBM,才会有了今天美国的软件业,包括当时微软也刚起步,是个小公司。后面九十年代的时候,正因为针对微软的反垄断法案,才有了当时的搜索引擎创业公司谷歌的诞生。

从法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上面反垄断法确实是大公司的大敌,但是要知道,反垄断法本质上是模糊不清的,只是在表面上干预下寡头垄断的市场,正因为这样,反垄断法是一直都是饱受争议的,美国司法其实不怎么执行该法律的。这要从反垄断法的起源说起,反垄断法最初是针对石油行业的,刚开始各个公司都没有要扩大规模收购并购小公司的意图的。随着竞争的加剧,规模越大的公司拥有了更多的权利,可以动用更多的资源,还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进行现降价打击到一大片竞争对手,等大批竞争对手倒下后就恢复价格甚至提升价格获利,最后就形成了寡头。政府备受各大中小企业的抱怨,那么就出面缓和这样的争议,反垄断法从此应运而生。一方面遏制住大企业任意打价格战;一方面给到中小企业有机会再次参与市场竞争。

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永世长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每个企业都有弱点,再成功的企业也都会有成熟衰退的时候。每个企业不管大小,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的公平机会,大企业之所以能发展成巨头,那也是从原来巨头垄断下脱颖而出的,或者打破传统建立新规则从而成为巨头的。这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也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的创业者从前几年的痛恨BAT到现在希望被BAT看上的转变,也正说明了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硅谷Juicero这家公司的情况,只能说明了它是谷歌投资的众多公司中失败的其中一个而已,投资总会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都是正常的情况。谷歌、微软、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并不会让所有创业者都无路可走,他们要是不思进取,也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暂时的成功不代表永远的成功。硅谷的创新创业项目不可能全部都被这些巨头收购并购从而没得发展;如果真的有幸被收购,也不要太高兴,因为他们也不能保证你这个项目永远成功;如果创业公司像颠覆这些公司,那么需要你们虚心学习人家的成功方式,学习人家当时如何一步一步颠覆传统成功巨头。

综上所述,硅谷精神,依然在,只不过有些时候,一些失败案例被媒体过份夸大宣传,导致了人们都事实的怀疑。硅谷依然很有活力,依然吸引着世界人才,依然引领着世界最先进的科技。

如有兴趣一起学习创业投资,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如何学习创业投资):rhxxcy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