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体育4月18日报道:

2017赛季中超联赛在外援政策方面进行了大变革,外援政策的变革无论对各家中超俱乐部还是球员自身来讲,其影响都是巨大的。联赛已经进行了了5轮,各队主帅对本队外援使用情况必然备受关注。据统计,截至中超联赛第5轮,共有29名外援登场不足2场,更有12名外援至今未获得亮相机会。

外援新政大解读:抑制高价引援 激励本土球员培养成主题

本赛季,足协针对外援政策进行了调整,具体内容为:“在2017赛季中超联赛中,上场的外籍运动员(含亚足联会员协会所属运动员)为累计三人次。外籍运动员(含亚足联会员协会所属运动员)注册、报名的规则、数量不变。”

这次新政的推行较之前相比,主要变化还是在外援登场方面。之前,每支球队可以同时拥有“4+1”(即4名非亚洲籍球员和1名亚洲籍球员),同时上场为“3+1”(即3名非亚洲籍球员和1名亚洲籍球员)。新政推行之后,可以登场的外援累计为3人次,即整场比赛过程中最多只能有三人次的外援登场,与之前的政策相比,在外援使用上的限制还是比较明显的。

足协此举意在调节和限制各球队高价引援,并将间接的调节了球员的过高收入,再配合U23新政策,足协更加希望各俱乐部能够更大的投资青训,也意在激励各俱乐部加大对本土球员的培养。

而新政的突然发布,让诸多已经几乎完成外援引进的球队瞬间变得尴尬,这一尴尬自然也就体现在了新赛季中超联赛之中。

外援新政各队情况分析:鲁能大赚 苏宁最亏

中超本赛季的外援新政对外援注册数并未进行限制,依旧是5人,目前除鲁能与苏宁是4人外,其他球队均为5人,但只是这1人的差距就可以帮俱乐部节省1名外援的转会费和薪水,可以说是非常划算的。有意思的是,苏宁和鲁能这两支都拥有4名外援的俱乐部却走向了两个极端。

鲁能虽然少注册1名外援,但本赛季鲁能还是能够依靠合理的人员安排和战术在5轮过后位列积分榜次席。苏宁与鲁能一样,也少注册1名外援,但苏宁本赛季并不是多么走运,联赛首轮,R马开场便受伤,直至第5轮也未能登场,而特谢拉则是禁赛3场,崔龙洙只能派上洪正好和拉米雷斯2名外援,外援的缺阵使得苏宁攻击力大大削弱,更导致了苏宁联赛只打入3粒进球,排名倒数第2位,作为一支亚冠球队,如果苏宁拥有第5名外援的话,情况可能会好些。

不只是苏宁吃了大亏,其他球队高价引进的外援不能上场,对球队来说损失也是巨大的。比如:北京国安1500万欧元引进的西班牙前锋索里亚诺,天津权健1050万欧引进的权敬源,广州恒大4420万欧引进的J马丁内斯。

外援登场情况分析:12人至今未亮相 亚外成重灾区

联赛5轮过后,仍有29名外援登场次数较少,至于未能登场比赛的原因,大都是主教练的安排以及个人的状态能否满足比赛要求。当然,也有例外,苏宁的特谢拉遭遇禁赛,而R马丁内斯则是因为伤病无法登场。

不得不提的是,新赛季至今,仍有12名外援未获得任何登场机会,这12人中有5名亚洲球员,3名欧洲球员,3名南美球员,1名非洲球员,这些球员转会总额加一起估算值近6亿,哪怕减去J马所占的比重,也仍有近3亿估值。另一方面,出场次数不多于2次的外援中也有7名亚洲球员。不难看出,外援新政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亚外,这5名仍未登场的亚洲球员里有3人来自韩国,1人来自澳洲,1人来自乌兹别克斯坦。

足协规定每场对外援的使用只有3人次,且不区分亚外和非亚外,但在足协的注册名额中,又特别强调5名外援中来自非亚足联会协所属的球员不能超过4名。也就是说,如果不参加亚冠,那么亚外几乎就是鸡肋,就算上港的艾哈迈多夫的实力已经被广泛认可,他仍不能逃离中超联赛超级替补的角色。

上赛季的情况显然要比本赛季好得多,上赛季上场为“3+1”,因此几乎每支球队的亚外都会稳坐球队主力位置,而且第5外援也会得到替补登场的机会,本赛季新政的上场3人次政策无疑大大减少了外援的登场机会,尤其是亚洲外援。

“5选3”并非难题 合理安排外援成关键

对于目前的中超各队来说,大部分球队将仅有的3个外援名额都放在了攻击线上,组成所谓的三叉戟,而本土球员大都来扮演防守和辅助进攻的角色,虽然本土球员水平有限,但结合U23新政,本土球员还是有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相信从5名外援中选出3人登场作战对主帅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关键在于主帅如何选,如何搭配,在能够使球员得到轮换休息的同时又能够使球员保持良好的状态才是关键。毕竟联赛还有漫长的25轮要去踢,球队也有可能经历多线作战,新政无疑对主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格瓦斯